王介眉:上城区散养仁波切,涌金街道炒饭僧
加入时间:2025-08-22 15:29 访问量:156 信息来源: 凤凰网
策划丨王振宇 编辑丨陈不诌 撰文丨陶煜
眉毛,是一直活在传说里的人——是画家,亦是食家,一个旅美画家,却以美食家的头衔和中国餐饮大佬们混得烂熟。
“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这段出自《诗经》的诗句,包含了他的名字,王介眉。拥有这样雅致名字的人,又别号甚多。据说他是杭州最佳妇女之友,也是杭州上城区散 养仁波切,涌金街道炒饭僧。
一场大雪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
有一年,杭州下过一场没膝的大雪,整个西湖银装素裹,像《红楼梦》里的琉璃世界那样,白茫茫一片干净得紧,恍惚回到气象万千的宋元。
雪霁后白夜如昼,眉毛携了好友,原想效仿晚明的张岱,泛舟到湖心亭,然而终究无法成行,于是扛了二十余斤黄酒、十来斤肉,每人擎一盏油灯,从满觉陇到南高峰,看到石桌就坐下喝酒,走走停停,任江湖古意涤荡周身,直到天光大亮。多年以后,想到纵酒放歌的雪夜,朋友们都心向往之:好境界,有魏晋名士的风度!闲游半生,眉毛感慨万千:这样的酒局只此一次,再没等到那样的大雪。
他的风雅自然和家学有关。小时候,父亲认识不少学识广博的大家,常带眉毛去登门拜访学习,后来就有幸拜了名家上了大学,诸如“三百年来第一人”的篆刻家陈巨来先生、被作家李劼赞为“见识似在钱锺书之上”的易学大师潘雨廷先生。这两位先生再往上就是:唐文治、马一浮、薛学潜这些学术泰斗。
眉毛早年在美国洛杉矶是职业写实油画家,青年去国,中年回乡,再回到杭州,我们见面总是在各式各样的饭局或者小酒馆。你可以和他聊秦淮风月,聊好莱坞,聊宋书和佛经,从五蕴皆空讲到量子力学。和他聊美食,更不知不觉陷入温柔乡。他总能从吃饭这件事中,发散出通透的人生哲学,浅浅地斟上小半杯威士忌,像个等雪上钩的钓叟。“我是一口钟,怎么敲就怎么响。”
不时不食
在美国生活20年,眉毛依旧是一个江南人。他找到了理论依据——因为蛋白酶在作怪。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随着进入小肠的食物的种类,蛋白酶的种类和解构开始形成以至固定。所以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
他住距离西湖很近的上城区,这里是老杭州面店最密集的区域。去吃碗片儿川,笋、雪里蕻加点儿肉的鲜味,仍旧是眉毛江南气质中的一部分。
还有杭州人的不时不食,通过食物来感受季节的变换,用时间的计算方式加强了对时鲜的喜悦和期盼。“外婆爱讲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这是幼年的眉毛,跟着外婆长大养成的习惯。他的外婆和妈妈都烧得一手好菜,幼年的眉毛跟着外婆去买菜,外婆在摊贩手中买到当季的蔬果,也会捎带买上些糕糕饼饼给他一路吃着回家。在家宴客的时候,妈妈擅做一道罗宋汤,也算是上海家庭广受欢迎的海派西餐了,为了让汤的质感浓稠,油面粉慢慢地炒,一锅子的香气,西餐厅的主厨也比不上。
那个时候很少有家庭有条件下馆子吃饭,但父亲经常带他出门吃饭,以至于他现在对吃这件事情的热情都从来没有减少过,而且吃得讲究,遇到不好吃的菜那还不如饿着算了呐。
吃过太多好东西,让眉毛在美国的日子有些难熬,只能自己动手做,处女座的他对食物的要求也需完美,出品可媲美专业厨师。这几年有表现力的厨师大行其道,在眉毛看来,“好的厨师是另一个维度的艺术家。画画的过程和做菜的过程很像,食材的理解、季节变换的感知对烧菜很重要,甚至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味觉艺术、嗅觉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上都能在一道菜品中呈现。”
眉毛炒饭
不知从何时起,眉毛以一道黯然销魂炒饭,让美食圈的各种牛人都为之倾倒。
故事要从七八年前说起,中山北路有家赫赫有名的深夜食堂——千串屋。这里每天都在上演比电影更真实更精彩的剧情和形形色色的客人,有小姐带不同的客人来吃饭,有几年不见后来又出现了的食客,说是因为家里养了几只不能养的珍稀鸟类被抓去坐牢,有屡次三番分手又和好的恋人。食客当中也不乏锦衣夜行的各路名人,比如电视台的女主播和导演,爱乐乐团的音乐家,美院的艺术家,美食家沈宏非,《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绿城主教练岡田武史,著名自媒体人王五四……即便你找到老板在东京目黑吃串,那种感觉,也不及在杭州。
夜到深处,朋友也来得够齐整,眉毛就开始炒饭。他的炒饭有多好吃?据说无论炒出多少饭,都会被一抢而空。
锅,要热锅;饭,未必要隔夜冷饭,只要是不能太湿太烂的饭就可以。这便是眉毛炒饭的厉害之处,他可以用刚蒸出来的米饭,任意的食材,做出一碗让你拍案叫绝的炒饭。
事实上,眉毛也非常乐意和朋友分享他的炒饭秘籍。
煸姜有讲究,眉毛会在炒饭前先在油锅里放很多姜末,小火一直煸,直到煸到没有生姜的味道。姜末煸透了之后,这碗炒饭怎么炒都好吃,香肠、五花肉、咸肉、腊肉,手边只要你有的东西放什么食材都可以,都可以随便放。还有一个诀窍在于葱。眉毛会分几次放葱,刚刚煸姜末的时候会放点葱白,中间再放一次葱,最后出锅前再放点葱,这样炒出来的炒饭,香出重峦叠障的丰富。套用电影《食神》中的一句台词,“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炒饭,其实是精雕细琢,高深莫测。”
当年,很多陌生食客慕名打卡,但完全没有get其自成一派的精妙。千串屋的夜,从你坐到吧台边喝一杯,然后忽然有人拍一下肩膀开始,又ending在炒饭中。最好吃的总归是人,何况是眉毛这样的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