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经济金融 >城网视点:顺德的改革血液又涌动起来了

城网视点:顺德的改革血液又涌动起来了

加入时间:2025-10-23 12:00    访问量:9    信息来源: 顺德城市网

  万家长

  当“容错审批”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落地顺德,这份聚焦112项企业高频事项的改革举措,不仅是政务服务的一次流程再造,更是这座“改革之城”血脉里敢为人先基因的再度涌动。

  而几天前的顺德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发布,广东顺德控股集团、城建集团、文旅集团的集中揭牌,与容错审批清单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前者重构国有资产布局,后者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共同勾勒出顺德改革从单点突破逐步过渡到系统集成的进化轨迹,相信接下来也将有更多改革举措出台。

  回溯顺德改革征程,从改革开放初期“靓女先嫁”的产权改革破冰,让乡镇企业挣脱计划经济束缚走向市场浪潮;到2010年率先启动大部制改革,将41个党政机构“砍”至16个,以“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打破行政壁垒;2011年更以“三位一体”改革矩阵深化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将分散审批权集中至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农村综合改革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推动“政社分离”,培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这一系列改革形成制度创新密度,既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土壤,更让顺德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区首位。再到近年来数字政府建设的先行探索,顺德始终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书写着改革答卷。如今容错审批的推出,绝非偶然,而是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改革精神在新时代政务服务领域的生动实践,更是对企业“办事难、办事繁”痛点的精准回应。

  回望顺德改革史,“敢”字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密码。

  20世纪90年代,面对乡镇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发展桎梏,顺德顶住压力率先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让一批企业挣脱体制束缚,最终成长为全球知名的制造巨头,为顺德奠定“中国家电之都”的坚实根基;2010年,在行政体制改革陷入瓶颈之际,顺德又一次“先行先试”,启动大部制改革,将分散的行政职能整合重组,以行政效能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2011年的三项改革则进一步织密制度网络: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使企业开办时间大力压缩,农村综合改革让基层治理活力不断释放,社会治理创新培育出诸多专业社会组织。

  这些深刻影响发展进程的改革,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源于对发展痛点的精准洞察与民生需求的深切感知。就像如今,面对企业办事的现实困扰,顺德再次主动破题,将112项高频事项纳入容错审批范围,对非核心材料缺失实行“容缺受理、承诺补正”,用“容错”代替“苛责”,既守住了法律法规的底线,又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这种“有温度、有精度”的改革,正是顺德对市场主体需求最敏锐的回应。

  容错审批的深层意义,更在于构建“全周期服务、全领域覆盖”的改革新逻辑。

  此次首批发布的容错审批事项目录,聚焦企业开办、经营变更、资质备案等市场监管领域,直击企业发展初期的“办事堵点”;而按照规划,后续将逐步延伸至社会民生、工程报建等重点领域,这种“分批推进、由点及面”的思路,与2025年国资国企改革“三大集团统筹、专业公司协同”的架构形成战略呼应。

  当前,顺德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顺德正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容错审批不仅简化了当下的办事流程,更通过制度创新搭建起覆盖企业“出生、成长、壮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框架,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中,并在企业发展有需要时快速配合,让企业发展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专注自身,发展更多活力。

  改革永远在路上,顺德的改革血液从未冷却。

  从改革开放初期“杀出一条血路”的胆识,到新时代“敢为人先,奋楫争先”的人文精神和“蹚出一条新路”的担当,变的是改革的具体抓手与时代背景,不变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精神内核。

  2025年国资国企改革明确“三步走”路线图:10月底完成架构调整,12月底配套制度建设,2026年初建成新体系,这种务实推进的节奏,与容错审批“分批扩围”的策略一脉相承。容错审批的推出,既是对顺德改革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更是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积极践行。

  在全国上下优化营商环境的浪潮中,顺德再次以先行一步的改革实践,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的“顺德样本”。可以预见,随着更多领域被纳入容错审批体系,国资国企在新兴产业的布局持续深化,顺德必将以更高效、更便捷、更具温度的政务服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改革基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继续在新时代的改革征程中书写属于“顺德样板”的崭新篇章。

上一条:集结号!第五届校企对接洽谈会即将启幕

下一条:顺控集团2025年青蓝计划首期集训圆满收官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