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闭幕的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来自西藏江孜县的展区火了一把——醇香的青稞贝果、精美的氆氇围巾、鲜醇的沙棘原浆,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宝藏好物”,俘获了众多上海市民的目光和味蕾。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试吃、问询、扫码、签约……一场跨越四千公里的“山海之约”,正焕发出蓬勃的市场活力。
记者了解到,2013年开始,由浦东新区对口支援江孜县。2025年7月,浦东派出第十一批援藏干部来到江孜,重点围绕历批援藏建成项目、各类文化历史资源以及当地群众需求等,先后开展调研十余次,走访氆氇研发中心、稞研公司、藏纸等二十余处。此次带来的青稞贝果,就来自西藏稞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示。
“这个青稞贝果的口感完全不输传统面粉制作的,更有嚼劲,还有独特的麦香!”在上海某外企工作的李女士在品尝后当即购买了五袋。
被誉为“西藏粮仓”的江孜县,目前已有了青稞产业的创新成果。西藏稞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产品中,既有青稞桃酥、咸淇淋等休闲零食,也有青稞粥米、挂面等主食产品,实现了从原料输出到深加工的价值跃升。“我们研发的青稞挂面采用低温烘干技术,保留了青稞中β-葡聚糖等营养成分。”稞研公司技术总监介绍,目前这款产品在上海社区试销时,复购率达到40%以上。
展会上,该公司与光明厨房达成重要战略合作,标志着江孜青稞产品正式进入上海主流市场渠道,双方对未来在上海市场的推广与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
在氆氇展区,65岁的上海市民陈先生抚摸着一条氆氇围巾感慨:“这让我想起40年前在西藏工作的岁月。真没想到传统的氆氇能变得这么时尚!”他当即购买了两条围巾。
氆氇编织技艺已有2000年历史,但曾因产品单一、技艺传承困难而面临困境。在上海沙涓公司的赋能下,这一非遗技艺重焕生机。沙涓团队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改良纺织工艺,开发出适合都市消费的围巾、抱枕、服装等产品。
展会期间,江孜县人民政府与沙涓公司签订了100万元的氆氇委托加工订单。沙涓公司总经理曹晓旭表示:“此次合作将有效带动一批本地藏族手工艺人增收,为我们巩固乡村工坊、促进非遗传承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几年,我们期望持续扩大订单规模,让这一特色产业惠及更多农牧民。”
展会期间,江孜企业共签订4项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拓展特色产品市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合作预计将有效带动一批农牧民实现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江孜小组组长杨胜军表示:“本次展销会的成功,证明了对口帮扶工作正在从单向援助向双向共赢转变。我们不仅建立了设计+生产+销售的产业闭环,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当地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
原标题:《青稞贝果、氆氇火了!上海对口展销会见证帮扶两地 “双向共赢”》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杜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