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云梦鱼面谣》,唱响非遗美食百年情
发布时间:2025-08-01 信息来源: 凤凰网
极目新闻记者 张艳
实习生 吴泽欣
“要得鱼面美,桂花潭取水,云台上山晒,鱼在白鹤嘴……”
近日,一首饱含乡情与非遗文化韵味的原创歌曲《云梦鱼面谣》在湖北省云梦县正式发布。这首作品以音乐为媒介,生动讲述了当地传承近两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梦鱼面的故事,为这道历史悠久的特色美食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云梦鱼面谣》由云梦县政协干部、县作协主席张艳霞倾情作词,云梦县第一中学教师、云梦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慧芳担纲作曲并深情演唱。两位本土艺术家的联袂创作,让歌曲深深扎根于云梦的文化土壤。两人多次联袂创作歌曲。“云梦鱼面承载着游子的乡愁与老手艺人的温度,是舌尖上的文化记忆。我们俩一直想将家乡风味与人文故事,传递给更广大的听众,让传统美食成为连“一条鱼游进了面的梦乡,一团面揉进了鱼的向往……”一口云梦鱼面,有鱼有面更有情怀,如今,这份情怀有了悠扬的旋律相伴。据介绍,《云梦鱼面谣》赞颂的主角——云梦鱼面的历史源远流长,始创于清道光年间。其制作工艺独特考究,选料严苛,需历经揉、擀、蒸、晒等十余道繁复工序,最终以精湛的108刀切成“白如银,细如丝”的银丝面。
因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更具温补益气之效,云梦鱼面被当地人亲切地誉为“长寿面”。1915年和1932年,云梦鱼面先后斩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章和金质奖章;1922年,又在西湖博览会上荣膺“国货之光”美誉。
作为荆楚大地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与文化瑰宝,云梦鱼面已成功获评“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核心制作技艺更是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云梦鱼面谣》的创作与发布,正是对厚重文化遗产的一次当代表达与创新传承尝试。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巧妙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与游子的乡愁。它不仅是对云梦鱼面这一非遗美食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那份萦绕心间的故土情怀的深切守望。接情感的文化符号。”张艳霞在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