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6-01-23 15:15 访问量:3853 信息来源:
2015年,我馆以“立足大良,服务全区”为服务宗旨,积极在读者服务、阅读活动、馆藏及设施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方面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让读者走近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2015年,我馆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颁发的2015“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单位称号;《顺德图书馆区域一体化建设》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公共文化建设现场”——2015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优秀案例;图书借阅部获 “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2015年总结:狠抓服务 纵深发展
一、夯实基础业务,各项数据增长明显
我馆接待读者共计88.61万人次,同比增长64.15%;外借文献48.17万册(件),同比增长26.59%;办理借阅证24780个,同比增长236.55%;完成网上参考咨询9.03万人次,解答读者咨询12.06万人次,收集各类信息9155条;网站访问量为101.79万次,同比增长40.95%;文献总藏量达110.76万册。
二、顺德区图书馆集群建设有序推进,基层服务覆盖点多面广
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顺德区图书馆集群累积持证读者达45.14万个,同比增长62.93%,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18.06%,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而截止到今年6月,上海持证率为14.47%;深圳市去年的持证率则为13.64%)。集群接待读者量26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6.71%;外借文献241.28万册(件),同比增长70.57%。顺德区图书馆集群已建成成员馆100个,构筑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本年区内建成自助图书馆2个,有效为读者提供自助便利服务。
公共图书馆服务进校园项目按期完成。2015年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进校园项目的收官之年,我馆今年完成了剩余107间学校的覆盖工作,配送文献60800册,标志着公共图书馆服务进校园项目顺利完成,全区222间学校的30多万师生实现一生一证,共享公共图书馆资源,免押金借书证及数字资源实现全覆盖。通过项目的开展,顺德区已建立起涵盖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集群总分馆模式。
镇街图书馆特色专题馆藏错位发展。今年协助杏坛、陈村成员馆开展特色专题馆建设,至此,全区共有8个镇街馆已开始特色专题馆藏建设,包括容桂(美术)、北滘(家电、摄影、音乐)、伦教(珠宝、服装)、勒流(书法)、大良(岭南文化)、龙江(家具)、 杏坛(武术)、陈村(花卉、机械),我馆协助投入专题图书3800册,形成全区各镇街馆藏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格局。
十分钟阅读圈初见成效。2015-2016年期间,顺德图书馆与镇街图书馆联合,在顺德中心城区即大良、容桂和伦教建设以区图书馆为中心、镇街图书馆为骨干、社区图书馆为网点的十分钟阅读圈。2015年,已建成社区图书馆25家。
三、民生实事重落实,读者受益赢口碑
延长开放时间。从今年1月1日起,我馆调整了对外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从原来68小时延长至70小时。此外,自助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每天7:00-23:00,服务时间长达16小时。通过延长主馆开放时间以及自助图书馆投入使用,我馆实现了全年365天不间断对外服务。2015年,我馆接待读者共计88.61万人次,同比增长64.15%,其中,七月、八月、十月均出现了单月进馆人数超10万人次的记录,社会效益显著。
实施免押金办证。我馆自今年4月18日起,推出凭二代身份证或顺德市民卡免押金借阅文献服务,无二代身份证或顺德市民卡的读者也可申请一卡通,即可享受免押金借阅文献服务,在顺德区图书馆集群各成员馆内通借通还书刊。今年办理借阅证24780个,同比增长236.55%,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零门槛、无障碍。
四、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服务形式走向多元
2015年,自助图书馆和少儿阅读中心(一期)先后投入运行,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自助图书馆提供摄影、动漫、文学、养生、没事、旅游、国学及最近新书约1.2万册(件),报纸近200份,期刊近100种。开放至今接待读者10.45万人次,读者自助办证近9800个,自助借阅书刊2.3万册(件)。
少儿阅读中心(一期)为0-6岁的幼儿读者及其家长、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服务。开放至今接待读者8.51万人次,外借书刊近1.7万册(件)。
原信息检索中心和音乐图书馆进行了功能整合和服务提升,完成“音乐书房”项目,向读者提供2000多册音乐图书,30余种音乐期刊,还有自助录音室可免费预约使用。
五、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市民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
读者活动精彩纷呈。2015年,我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共580场次,参与读者近7.7万人次。包括:
2015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为全区营造“书香飘远·溢满凤城”的阅读氛围。一年一度的顺德青少年阅读夏令营吸引500多名青少年报名参加,活动形式和内容在往年基础上丰富创新。德胜大讲堂系列活动全年举办超过80场,其中与区作协合办“顺德文学讲坛”,为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顺图百科视频讲座开创了讲座的新形式,透过网络视频,让本地读者也可接触到国内名家学者;杨冠新最强大脑分享会亦备受欢迎,图书馆更首次采用网站、微信抢票形式,门票瞬间即被秒抢;4月起推出的“阅读满Fun”活动激发了市民阅读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有3500多名读者参与活动。少儿活动包括少儿讲座、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举办了120场次,参与读者达6700多人。还有汉字听写大赛、电子书创作大赛等活动也深受读者喜爱。
志愿服务形成常态。我馆今年强化了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向社会招募“顺图之友”文化志愿者116人,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和发展增添活力。其中,“种书乡里”周末辅导员“周到”服务进村居活动还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六、强化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阅读便利化深入民心
我馆一直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今年新增贝贝国学、中少快乐阅读平台两个少儿类数据库,试用易趣资源,中文在线电子图书,雅乐国际教育视频库等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网上服务。我馆引进数据库已达13个,其中电子图书多达380万种,电子期刊3200种,是馆藏纸质图书和期刊数量的3倍以上。2015年,各类数据资源下载199.38万次,同比增长125.75%
七、加盟佛山市联合图书馆,逐步共享全市资源和服务
我馆今年正式加盟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目前已实现与佛山市图书馆基本功能的对接,包括流通规则的统一、纸质图书通借通还等,使市民可以享受到联合图书馆的便捷服务。通过加盟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使本区读者不但享受市内借书证互认、文献通还等服务,同时,凭藉市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我区读者人均可借文献册数从原来的0.7册提高到1.2册,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016年计划:继往开来 稳中求变
2016年,我馆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服务经济”与“配合顺德区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两个中心工作,积极为读者打造休闲娱乐的阅读空间,本年度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对外服务形象
策划系列品牌阅读活动。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顺德青少年阅读夏令营、 少儿“悦”读营系列活动、德胜大讲堂系列活动等活动基础上,我馆将继续组织开展更多形式的读者活动。
加强立体宣传推广工作。加强与社会机构、媒体合作,创新图书馆服务宣传模式,通过本地媒体、本馆网站、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重点加强数字阅读推广,将图书馆的宣传服务融入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去。
二、注重服务提升,强化服务质量
完善馆舍设备设施功能。我馆将对多个阅览厅室进行改造升级,为读者打造更舒适的阅读空间。
一是改造地方文献阅览室、古籍修复室,并与顺德区作家协会共同打造“顺德当代文学馆”。通过场地改造,开展各类文学讲坛活动,助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二是将信息检索中心改造为“数字共享空间”,包括信息阅览区、视听欣赏区、数字资源体验区和音乐书房四大功能区域,由原来单一功能的检索中心升级为多元化的数字服务区域。
创新社会文献征集模式。推出“图书银行”服务,鼓励市民将家中古籍、民国文献、图书馆缺藏的地方文献寄存在图书馆(图书所有权仍属于存书方),由图书馆集中统一管理,再向社会提供阅览服务。
创新读者荐购图书服务。为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我馆计划与定点供应商合作,创新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服务。读者在书店现场选书,所选图书由顺德图书馆付款并纳入馆藏,读者即时在书店办理借阅。
三、推进数字化建设和服务,增强发展动力
推进移动阅读发展。我馆将针对移动终端开发图书馆服务应用,例如在微信平台增加顺德口述历史视频点播服务、电子图书在线阅读试用服务等。同时,充实我馆二维码电子借阅服务,丰富读者移动阅读。
主动开展专题信息服务。我馆将和区内相关机构探讨合作模式,利用我馆数字资源开展专题信息服务,包括信息定制、信息检索等。通过开展专题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数字图书馆发展动力。
四、致力集群网络建设,促进服务均等化实现
探索图书馆集群总分馆建设模式。建立涵盖公共、学校(中小学)图书馆顺德区图书馆集群总分馆模式。在完成图书馆服务进校园的项目,实现三层覆盖、三个整合、三级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通过完善学校成员馆的服务和细化管理,进一步开展校园阅读推广活动,深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逐步使学生成为图书馆的终身使用者。另外,配合顺德区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推进公共成员馆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建成100个成员馆的公共馆服务网络,完成全区108家数字农家书屋的升级改造。最终实现总分馆模式下的公共馆与学校馆齐头并进、联手互动的良好局面。
编制顺德地区阅读报告。我馆将制作顺德地区阅读报告,内容包括《顺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2015)》和《顺德悦读地图(2016)》两部分。《顺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2015)》回顾汇总2015年顺德区公共图书馆各项业务数据,分析当前顺德区读者阅读需求、阅读状况,形成具有顺德地区特色的年度阅读报告。同时,更新制作《顺德悦读地图(2016)》。
开展“互联网+社区图书馆”项目。我馆将协助区文体局,参考数字农家书屋的标准,在顺德区全部96个居委会实现互联网覆盖,开展互联网+社区图书馆项目,实现社区图书馆互联网升级,有效促进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基层文化服务的建设。
五、协助主管部门统筹全区文献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藏书质量
我馆将协助区文体局制定全区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方案,引导镇街图书馆进行特色专题馆建设,形成有效而合理的区域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提高我区人均公共藏书量达到1册,完成顺德区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六、推动二期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完善馆舍功能服务
二期功能改造面积共3063平方米,包括少儿阅读中心二期、集群文献采编中心、集群文献调配中心、辅助书库等项目。项目完成后,将使少儿阅读中心达到国家一级少儿馆的标准,同时为顺德区图书馆集群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使我区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符合顺德区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有关要求。
七、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创新管理体制
继续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工作,总结先进经验做法,通过理事会的决策丰富图书馆服务内容,借助改革促进图书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改革,重点是根据实践,通过岗位职责的细化实施,完善岗位绩效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