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6-09-26 15:43 访问量:4236 信息来源:
稿件来源:珠江商报
领导与嘉宾一起为谭元亨文学馆揭幕
“对话谭元亨”文学论坛
广府学大家、客家学大家、文学大家谭元亨教授回乡推动文学发展。昨日上午,谭元亨文学馆开馆活动在顺德区图书馆五楼举行,并举行了该馆的首场文化论坛活动“对话谭元亨——海上丝路·十三行文学与华语世界”。当天,谭元亨夫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原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浩,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甘绮霞,顺德区委常委唐磊晶以及谭元亨教授的亲友学生、省内有关出版社代表、区内作家协会、文学爱好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顺德情怀 写20多部顺德元素的作品
一头黑发,一身类唐装,显得精气神十足又能彰显其文人气质,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已经年近70的老人。
谭元亨,1948年出生,是顺德龙江南坑人。他坚持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其著作约200部书,4000万言,显示出了顺德人创造文化财富的锐气与豪气。在文史哲工多个领域上也颇有成就,既是广府学大家,其《广府人史纲》被列入广东省“理论粤军”学术精品文库;又是客家学大家,被海内外誉为“前有罗香林,后有谭元亨”。
谭元亨教授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角色多以顺德人、顺德事为原材料改编而成,据不完全统计,在他的作品里提到顺德的作品就有二十多部,其中反映顺德改革开放的长篇小说《正道沧桑》,改编为长篇电视剧并获得了全国性奖项。另外,《顺德人》、《顺德乡镇企业史话》等以顺德元素为主题的作品推动了顺德文化的广泛传播。
“虽然我在湖南生活多年,但顺德才是我的根。”谭元亨说自己能写出这么多的作品,离不开他对家乡的情怀。文学馆落地顺德,谭元亨表示首先要感谢顺德政府对这次文学馆落成的大力支持,希望自己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为顺德的文化建设做贡献。谭元亨教授文学作品中的“顺德情节”也是自身“顺德情结”的真实反映,通过其文学作品可以真实感受到谭教授“思乡”、“爱乡”的“顺德情怀”。
开放创新 顺德文化致力创作文学精品
谭元亨文学馆位于顺德图书馆五楼地方文献阅览室内,馆内设文学作品展示区、影视作品介绍区、元亨藏书等三个区域,收藏了包括谭教授主要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藏书,以及其文学创作的手稿等。
文学馆的筹建,谭元亨亲力亲为,付出了大量心血和努力,并将多年来的著作、藏书以及大量文学创作相关的珍贵资料捐赠给故乡顺德。谭教授表示,成立文学馆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顺德曾经出现过很多著名的作家、文人,文脉深厚、资源丰富,希望顺德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文化工作的发展。
早在今年8月,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正式启动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系列活动,围绕“工业顺德、人文顺德、寻味顺德”三大主题,开展了宣传文化进企业、南国书香节顺德阅读季、闻香识顺德等活动,同时积极筹划创作文学精品,讲好顺德故事、传播顺德精神。谭元亨文学馆的成立,正是凝聚名家作家、开展文学创作的重要平台。今后,该馆将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顺德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
特写:少小离家老大回
24日下午,谭元亨教授回到龙江,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参观了蔡伯励书院、仁园,并在南坑村致赠了一批图书。
面对南坑乡亲,谭元亨感慨道:“我两鬓斑白了,真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虽然我长期在外,但对故乡一往情深,很想做点贡献,而我拿得出手的主要是这数百本书,希望能给龙江的青少年学生一些启发。”(文/珠江商报记者王志斌)
各方声音 荟萃顺德: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文学需要引领和推进,这次谭元亨文学馆的建立,希望激起更多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创新,在顺德这片土地上涌现更多像谭元亨一样,甚至超越谭元亨的文学大家。
原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浩:顺德文化底蕴深厚,谭元亨是顺德文学界的一名大家,语言是文化、历史的缩影,希望谭元亨文学馆的落成可以扩大人们对广府文化、顺德文化的关注,顺德一定要用好资源、做好宣传、筑巢引凤、扩大影响。
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纵观顺德历史文化发展,涌现了许多敢为人先的事迹,根源在于顺德人拥有够的“文化自信”,正是这种“文化自信”,提升了顺德人的素质,从而持续推动顺德经济社会发展。成立这个文学馆,是展示顺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谭元亨能继续发掘、弘扬顺德文化,继续创作出与顺德血脉相连的精品佳作。
顺德区委常委唐磊晶:顺德文化工作围绕“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需要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格局,希望以谭元亨文学馆开馆为契机,以华语文学系列活动为载体,吸引国内、省内作家名家,充分感受顺德,了解顺德,积极创作铭刻顺德历史的好作品,以文化的开放为顺德聚人、引人、留人、育人,助力顺德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