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伤救治更快更准
加入时间:2025-09-29 10:03 访问量:172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9月26日,由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顺德区创伤救治联盟正式成立,16家联盟医疗机构加入,标志着顺德创伤救治迈入“协同攻坚”的全新阶段。新成立的顺德区创伤救治联盟将推动全区形成闭环救治体系,创伤患者将在更短时间内获得规范、高效的救治。
为什么要建联盟?
破解创伤救治痛点,回应区域发展需求
顺德作为制造业强区、人口大区,常住人口超300万,拥有6万家工厂、140万辆非机动车,日均车流量与工业生产活动密集,创伤事件发生存在客观高风险。而且,创伤发生本身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涉及全年龄段与多场景,仅靠单一医院力量难以应对。这一现状,成为联盟成立的核心动因。
从当前救治现状来看,顺德区各医疗机构在创伤救治领域虽各有积累,但存在资源分布不均、救治能力差异大、信息沟通不畅、救治流程衔接不连贯等问题。部分基层医院面临急救设备不足、专科人才短缺的困境;而核心医院虽具备优质资源,却难以实现对全区创伤患者的快速覆盖与精准救治。
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将创伤中心建设列为工作重中之重,加大硬件与人才投入,启用复合手术室,实现多学科团队同步手术、介入与传统手术无缝衔接,还在佛山市120救治中心、顺德区公安交警大队支持下优化救治流程,有效提升了区域创伤救治水平并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但院方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创伤救治工作不是靠一家医院能完成的”。目前区内医疗机构间,仍存在着信息不通、流程不畅、资源分散等痛点,“黄金1小时”救治效率亟待进一步提升。
在成立仪式上,南方医院国家级创伤中心胡岩君教授、珠江医院广东省一级创伤中心彭常彪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授课。胡岩君教授强调,创伤救治的关键在于“快”与“准”,联盟的成立将打破医疗机构间的壁垒,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下沉。彭常彪教授也指出,通过区域协同,基层医院可快速获得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这对提升顺德整体创伤救治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联盟将要怎样做?
织密区域救治网,2027年实现全覆盖
提升“黄金1小时”救治效率,顺德区创伤救治联盟如何实现?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江倩华在联盟建设工作汇报中指出,顺德区创伤救治联盟以“黄金1小时”救治理念为核心,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作为核心枢纽,联动各镇街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形成覆盖全区的救治网络,“目标是在2027年底实现顺德区创伤中心网络全覆盖。”
江倩华还指出,联盟计划构建“1234级创伤中心分级体系”,将从医疗协同、能力提升、预防宣教三大维度发力;借助正在筹建的“顺德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患者信息实时共享、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构建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链条救治体系,推动创伤救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除医疗能力提升外,联盟还将探索创伤预防的创新路径。例如,与交通运输部门合作优化道路安全设计,在高危企业推广工伤预防培训,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创伤高发区域和人群,实施精准干预。联盟还将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公众急救培训与创伤预防宣教,从源头降低创伤发生率。
作为顺德区创伤救治联盟牵头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在急救医疗领域深耕多年,为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曹蓓在致辞中指出,该院作为区域内的核心医疗机构,始终将创伤救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此次牵头成立顺德区创伤救治联盟,既是医院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推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医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创伤救治领域的技术、人才与设备优势,与联盟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让创伤患者都能享受到同质化、高质量的救治服务,为顺德人民生命安全筑起坚实的防线。
会上,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胜意指出,创伤救治联盟的建设必须紧扣 “高效、协同、精准”三个核心,真正发挥“1+1>2”的聚合效应。联盟要建强“一张网”,让救治流程更高效;要攥紧“一股劲”,让协作机制更顺畅;要守住“一条心”,让民生福祉更实在。他特别强调,牵头单位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联合各成员单位制定统一的创伤救治规范、分级诊疗标准和转诊流程,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分工——基层医院要当好“前哨”,做好初步评估、紧急处置和快速转诊;核心医院扛起“主力”责任,集中优势资源攻克急危重症创伤救治难题,真正把联盟建成“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建成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力的创伤救治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