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各镇街全力筑牢台风防御屏障
加入时间:2025-09-25 11:13 访问量:203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9月24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来袭,给顺德区带来了较大的风雨影响。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区各镇街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切实落实、落细各项防御台风举措,深入细致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全面充实抢险救援力量,完善应急准备,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线。
有序分工
全域联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顺德各镇街立足实际情况,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开展了一场覆盖全域、精准到点的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力求将安全防线筑得更加牢固。
为应对台风来袭,容桂由街道主要领导坐镇“三防”指挥中心,组织会商研判并带队深入一线巡查,确保各项防御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针对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容桂集中力量对在建工地、危房、易涝点、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投入力量近3900人次,整改隐患936处。
伦教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从在建工地管控、排水防涝到水利设施运维等多个维度同步发力,面对台风可能引发的内涝风险,全力做好排水防涝准备。9月23日伦教共出动巡查组22个、人员65人次,调配巡查与抢险车8辆、排涝车2辆,重点对易涝点、雨水口进行排查清疏,有效保障街道排水系统通畅。
按照“防、抗、救、备”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龙江党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下沉,分片挂点督导23个村(社区),层层压实防汛防台风责任。镇各办所联合各村(社区)组成多个工作组,聚焦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隐患排查,共排查整改隐患856处。
在加强应急值守和抢险准备方面,杏坛累计投入抢险设备10台、人员46人开展应急处置。9月24日,在出现因飘挂物导致的供电线路故障后,杏坛供电部门迅速响应并完成抢修,受影响238户用户及3个基站全部恢复供电。水利部门也提前开启多个电排站进行预排,内河涌水位总体可控。
均安对主次干道、低洼区域的雨水井及排水口进行彻底清淤,共清理雨水井及排水口156处;针对隧道涵洞安全,提前对镇内隧道涵洞的出水口进行清理疏通,清除杂物、淤泥等堵塞物,确保雨水顺利排出。
生命至上
为群众撑起坚实“保护伞”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防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底线。顺德各镇街坚决果断、细致入微地开展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用最快的速度、最暖的服务为群众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社区很好,帮助群众,给我们安排了地方住。”9月23日清晨,大汕岛居民卢赞枝和妻子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乘船撤离,对于社区的安排,他感到十分安心,后续前往社区安排的避难场所入住。
面对台风险情,容桂提前清点补充应急物资,开放27处应急避难场所,并集结包括排涝抢险、医疗救援在内的36支队伍共1955人,确保人员物资关键时刻能及时到位,累计安全转移安置人员2139人,并于9月23日成功组织转移大汕岛151名居民。
9月24日,北滘针对镇内需要转移的农棚户658人,完成全部转移,并落实渔船回港避风19艘,渔民上岸避风23人。此前,北滘已启用各村(社区)20个应急避难场,学校庇护站27间也做好开放准备,其中礼堂、室内体育馆可开放应急集中安置点49个,配备被子、方便面等生活物资。
在人员转移上,陈村提前制定预案,完成建筑工地、危房等人员转移,21艘在册渔船于22日停泊加固,并延伸排查范围,对老旧房屋、田间农棚等隐患区域群众,动员投靠亲友或前往应急避难场所。台风影响期间,全镇12个应急避难场所全部开放,供电、供水等设施正常,配备凉席、饮用水、食品等物资,保障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水喝”。
落实“五停”
立体宣传凝聚全民防风“共识”
在顺德区发布“五停”措施后,各镇街快速响应,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指引,加强舆情引导,为平稳度过台风期提供了有力支持。
岭南和园、碧江金楼、顺德自然科学馆、北滘图书馆等景区和公共场所于9月23日12时至24日全天闭馆。北滘镇28所中小学、31所幼儿园停课,台风期间,各学校、幼儿园安排2人值班,处置突发情况。
为落实防范措施,北滘开展防台风专项督导检查,积极动员各村居、物业管家同步参与防台风工作,协助排查辖区企业防御隐患,向企业全面发布台风防御宣传通知,明确“五停”要求与防御重点,引导企业开展自查。
围绕工地简易宿舍等重点场所,乐从镇由工作人员逐一巡查走访,详细告知当前安全形势,耐心劝导居住人员前往指定安全避难场所,并协助做好物资转运与安置对接。陈村则由工作人员劝离公共场所聚集跳舞人群,耐心讲解安全风险,引导群众远离危险区域。
杏坛全镇严格执行“五停”措施,38个建筑工地、12930家经济主体、2个养殖场及逢简景区全面关停,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学校、公交线路等均按要求暂停运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