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5-09-18 08:50 访问量:222 信息来源: 顺德城市网
近日,2025年度佛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正式公布,全市82个单位中,顺德有30个单位的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其中企业27个、非企业3个,占全市数量超过三分之一,充分彰显了顺德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劲实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多元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其中,陈村有包括华运通达、顺控自华、科达新能源、钒音科技等4家企业的工程中心成功入选。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和社会资本共建的混合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多项资质和荣誉。企业深耕先进道路工程材料领域10余年,在绿色低碳高性能道路结构与材料研发上成果显著,是高性能沥青材料和超薄路面技术的行业引领者。其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佛山市先进道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学科优势与自身产业资源,聚焦高性能道路工程材料关键技术研发转化,破解沥青材料性能优化、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痛点,为智慧交通与绿色基建提供技术支撑,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沥青领域产学研标杆平台。
广东顺控自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生态环境治理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底蕴与广东顺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3039)实力,拥有24项自主研发专利,累计完成7万余亩养殖尾水设计、10万余亩施工建设及运营,技术与工程实力居行业前列。凭借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企业获批组建佛山市养殖尾水零排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力水产养殖绿色转型与尾水资源化。未来中心将立足佛山、服务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聚焦“藻菌共生”工艺,研发高效低成本技术,实现尾水100%循环回用,打造零排放养殖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广东科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隶属科达制造)成立于2022年,是专注新能源材料热工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锂电正负极材料核心装备领域,聚焦辊道窑、石墨化炉等设备研发,凭快速气氛置换等创新技术填补行业空白,服务贝特瑞等全球锂电龙头并开拓欧洲市场。其筹建的佛山市绿色能源热工装备与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整合资源,突破余热利用、低碳节能等前沿技术,加速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缩短产品迭代周期,推动工艺革新与装备标准化,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低能耗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佛山市钒音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专注变频驱动及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应用于家电、热泵、车载冰箱等多品类,服务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企业以“云平台+IoT+矢量变频”为战略,构建私有物联网云平台,融合AI、IoT与变频控制技术,通过软件+算法+芯片驱动家电智能化,推动产品向“变频+智能”升级。核心研发团队来自世界500强家电企业,拥有近20年行业经验,提供全栈智能驱动及物联方案,为客户终端产品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大价值。
此次顺德27个企业工程中心成功获评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是对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肯定,更是顺德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全链条赋能,筑牢科技创新发展根基
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道路上,顺德一直以来都有着清晰且有力的举措。一方面,顺德积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向创新链前端发力。通过设立各类政策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如对企业开展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增强企业创新意愿。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作机制建设,顺德与多所知名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建创新园区与研发平台。就像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自2017年开园以来,已成功引进教授领衔、博士带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40多个,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20多家,园内企业申请发明专利超380件、授权发明专利200多件,有效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与顺德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金融支持方面,顺德也动作频频。2024年10月29日,顺德举行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发布广东顺德新质生产力基金,该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将精准服务区内科技企业、高校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挖掘区外符合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优质企业。同时,顺德国资联动区内金融机构围绕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打造“投贷联动”新模式,顺德农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中国银行顺德分行与该基金开展合作,按照基金10亿元规模进行3倍配比,配备30亿元贷款资金池,对于基金确定合作项目,银行可以按照优惠利率3倍跟贷,为企业成长提供坚实资金后盾。
同时,顺德将持续围绕“产业”和“企业”两大重点持续发力。在产业上,以“三链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生态圈。通过会同美的、库卡、赛威等链主企业打造联合招商团,围绕产业链上、中、下游目标企业,强链、补链、延链、稳链,编制产业链图谱,开展精准招商;深入实施“顺企回家”行动,争取三年内推动超100家顺企回迁家乡发展。在企业服务上,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土地供给、能源保障、场景应用等方面着手,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层次研发机构,并加强中试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理一批连片100亩以上工业用地,保障优质企业、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以顺峰山公园、逢简水乡等为试点,在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搭建未来产业应用示范场景,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