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美食> 美食要闻 >施一斌:培训了三十年酒店集团餐饮,轮到我实战了

施一斌:培训了三十年酒店集团餐饮,轮到我实战了

加入时间:2025-08-28 14:33    访问量:158    信息来源: 凤凰网

策划丨王振宇 编辑丨陈不诌 撰文丨陈晓栋
      跟施一斌在东湖宾馆的咖啡厅里聊了许久,他才从口袋里掏出名片夹,递了一张名片给我,上面的头衔赫然是“总经理”。这时我才意识到,在东湖集团做了那么多年培训的施一斌,终于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1990年大学毕业,施一斌就进入了东湖集团。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从培训部,到集团的餐饮总监,再到市场部负责人,从“食之有道”的内部竞赛,到“东湖美食节”的公众亮相,再到用《东湖美食》来记录集团的餐饮历程,施一斌带领着东湖集团,一直在餐饮上领先着众多国营酒店集团。
     “年轻人以为来国企做餐饮很无聊,但是他们来了东湖集团,就不愿意走了,这里待遇好,能学到东西,还有上升空间。”说到东湖集团的餐饮,施一斌非常自豪。
      国营酒店的菜,要让老百姓心里有底
      东湖集团一共有六家酒店:东湖宾馆、西郊宾馆、东郊宾馆、兴国宾馆、虹桥迎宾馆、瑞金洲际酒店,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厨师。但是进入新千年以来,上海的社会餐饮发展迅猛,国际酒店的餐饮也紧跟潮流,国营酒店就式微了。
      讲到当年无奈的情况,施一斌说:“老百姓一样是花五千块钱,他们即便知道社会餐厅吃的东西不一定好,但是心里有底。酒店呢?他们不了解情况,心里没底,而且还有服务费这么个东西……”当然,东湖集团下属这些酒店的国宾馆形象,也令老百姓敬而远之。
      于是,东湖集团制定了一个长远、宏大的培训计划——先从厨师们的水平提升开始,来扭转这个劣势。2005年,集团发起了以“食之有道”为名的年度竞赛,六家酒店轮流坐庄,各个厨房团队根据命题设计菜单、烹饪宴席,在切磋中打磨技艺,提升水平。
      为了公平竞争、且让比赛更有权威性,施一斌每年都会请不同的评委来参与“食之有道”。这些人中,既包括知名的大厨、烹饪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也包括美食家、明星、旅游行业的资深人士,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对各个团队的出品进行评判。每年“食之有道”的获奖者,施一斌都会给予他们奖励,而且奖励的方式还很特殊。
     “我给的奖励是长期的,不管集团内部,还是市级、国家级的比赛,只要拿了奖,都有逐级上升的奖金,而且是在今后的三年里,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笔奖金。”
光是比赛,还不能够锻炼出符合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的厨师团队。为了提升厨师们的眼界,东湖集团又组织大家“走出去”,去中国的一些美食发源地,也去餐饮发达的西方国家,而且手笔相当大。
     “我们去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不去景区,不去商场,每天的任务就是吃饭,也会去酒庄走走。”说到这些经历,施一斌豪气起来,“组团出去,领导们的餐费都是有限额的,但是厨师们没有,午餐我给他们每个人两千块的预算,自己去吃,晚餐就给他们订好人均三千以上的米其林餐厅,还不包括配酒!不但要去吃,还要跟那边的厨师同行交流,回来之后,总结心得,再次提升。”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能逛街。“在意大利的时候,我告诉厨师们,你们去锡耶纳走走,那里是提拉米苏的故乡,你们去感受一下氛围。”施一斌这个提议的背后,自有原因:提拉米苏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西方甜品。
      进得来、坐得下、带得走
      九年的“食之有道”做下来,东湖集团已经不再满足于内部练兵了,他们意识到,要想展现自己集团的餐饮实力,走向市场,就要打开门,让大家进来。于是从2014年开始,东湖集团办起了“东湖美食节”,选在每年的旅游淡季八月底到九月底,各家酒店餐厅拿出理念最新的菜肴和力度最大的优惠,让广大食客们真真切切地感受东湖美食。
施一斌介绍道,他们现在的理念就是“进得来、坐得下、带得走”。“进得来”,是让客人打消对酒店的心理隔阂,愿意选择来这里用餐;“坐得下”,就是东西好吃,价位平民,让客人能接受;“带得走”,自然是客人吃完了,还愿意分享给更多的人。
      东湖美食节的举办,也让东湖集团的这些酒店慢慢有了影响力,特别是普通的上海市民,开始愿意走进酒店来聚一聚。而住店的客人,也会预订酒店里的餐厅,出色的酒店餐厅,经常有满座预订不上的情况。
      期间,东湖集团还出版了《东湖美食》一书。施一斌说:“美食是需要传承的,以前我们有老的传统,这些年我们也做了很多新的事情,我们的菜肴是怎么发展的,怎么成为特色,怎么成为经典,这些都需要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现在,《东湖美食》的第二版也已经在制作中了。
      可见,东湖集团对于餐饮这件事,是非常上心的。现在,相比其他国营酒店集团,东湖集团餐饮的水平和理念已经遥遥领先,而在我看来,甚至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国营餐饮集团。
      去年,东湖集团又下了一个大手笔,在兴国宾馆里拿出整整一栋楼,做了一个“东湖餐饮研究会”。“那可是能收一大笔房租的地方啊,就这么给我们用了!”“200平方米顶级配置的嘉格纳整体厨房,厨师可以在这里研发、试菜,以后外面的人也可以来试菜,既有餐位,也有模拟用餐空间。”施一斌还是很自豪的。
      网红美食街的未来,一定有东湖宾馆一席之地
      今年十月,就像文章一开始说的那样,施一斌换了一个岗位,担任了东湖宾馆的总经理。
      在东湖集团里,别家酒店的餐饮都已经形成了特色和规模,唯有东湖宾馆还处于一个需要大幅提升的状态。没想到,培训了别人三十年的施一斌,终于也轮到了他进行实战的这一天。也许,在整个东湖集团里,也正是他最为合适。看看如今的东湖路,已经是上海著名的网红美食街,唯有东湖宾馆一直没什么声音,期待不久的将来,施一斌能为东湖宾馆扳回一城,也让这条短短的马路更有味道。
     “我要把酒店里的人送出去培训,送到社会上去培训,包括咖啡师,让他们感受一下餐饮氛围和真正的技术。”
     “我也欢迎大家走进来,投入我们的事业。做餐饮,人才本来就应该有一定的流动,流动起来,技术、想法和文化才能得到传播。”
      施一斌踌躇满志,同时也感到任重道远,因为作为一家酒店的总经理,要操心的,远远不止餐饮。




上一条:帅晓剑:阅尽繁华,回归家常

下一条:周元昌:海派菜的创新路,食物只是其中一部分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