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食家,和记录者
加入时间:2025-08-19 15:25 访问量:147 信息来源: 凤凰网
专题策划丨王振宇 专题执行&开篇撰文丨陈不诌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物(das Ding)的总和。”借由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开篇解释我们做这个专题的目的——虽然世事无常,状态恒变,但发生的一切都会作为“事实”,成为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一个房间并不是由桌椅板凳组成,而是由它们进入房间的过程,到它们消失不见的过程组成。如果把房间里物的每一个状态拍成照片,每张照片都是千分之一秒的事实。
要关注一个人,或许我们更愿意将时间慢下来。不用担心,这慢下来的时间,一个人的100年,不过是这个世界薄得不能再薄的一个切片。但是,当我们要求用2000字去描写一个人的半生时,依然是困难的,选择性的,遗失了无数细节的——所以我们感叹“原来语言真的不能穷尽所有。”
说到餐饮行业,这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从猿,到智人再到人,从石器时代狩猎分工到一道菜的打磨精进,从马斯洛金字塔的最底层,到最高层,餐饮贯穿了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也见证了我们能认知到的全部。
凤凰网美食只是记录这个行业的一个摄影师,我们在低开高走的2020拍下一组关于中国精致餐饮的群像,因为比起星辰大海的流量野心,我们更愿意试图做一些留给时间的东西——到底什么东西最值得记录?
是淮扬菜的繁复刀工、粤菜的本味为先、鲁菜的大巧不工、川菜的调味哲学?是风土?还是技术?
如果回归本质,我们更愿意刻画“精神”——中哲说“庄周梦蝶”,西哲说“我思故我在”。关于“技”的部分固然迷人,但肌肉记忆之外,关于“心”的部分才是本体所在。人在逆境下爆发的顽强生命力、关于精神和思考,转瞬即逝,又实在太美。
如果凤凰网美食盛典是一年几度的狂欢,狂欢之后到底是落寞还是余韵?区别就在于能不能留下一些真正证明这个时代的东西。文章里的他们还在创造,有人年少轻狂,风华正茂,有人桃李天下,开枝散叶——但我们依然不觉得这种囿于过往的记录是刻舟求剑,因为记录的目的从来不在于“求”,只在于“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