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5-28 15:25 访问量:1123 信息来源:
责任者:吕强著
索书号:I267.4/1049
收到吕强新著《尼罗河开始流淌》,见他的致辞为“To 温宪老师:致非洲,致世界;最美不过抵达”。
正是这一句“最美不过抵达”深深地打动了我。
吕强是经过考试从人民网主持人转调至《人民日报》非洲中心分社担任驻外记者。因为我曾担任《人民日报》首任驻南非记者,吕强行前我们曾一起交流。除了赠送《闯荡南非》一书外,我与吕强交流内容大抵是珍惜这一驻外机会,多多到第一现场,非洲还是会大有作为的。吕强当时就告,他准备随身带一无人机赴任。
凡是在非洲工作过的人,大抵都有“非洲情结”。我虽已离开非洲多年,但仍关注着那块我曾称之为国际新闻“金矿”的大陆,也自然关注吕强赴任后所发回的报道。除正常报道工作外,吕强以“弓口虫”为笔名在自媒体公众号上发表了不少图文并茂的文章,一看便知这是一位有追求的年轻记者。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际新闻报道课程时,我曾多次强调独特的眼光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深入地挖掘、报道新闻,并以吕强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北部郊区照片为例,说明记者有眼光的重要性。这幅照片现收录于《尼罗河开始流淌》一书中。这是一幅通过无人机拍摄的照片。细看一下,仅一路之隔,南非白人居住区绿树成荫,星星点点地散布着绿色游泳池,昭告着南非白人住宅私家游泳池拥有量居世界第一的事实,而路对面的黑人聚居区则密密麻麻一片灰色调的破铁皮房。南非是一个贫富极为悬殊的国家。这幅照片一语胜千言,极为生动地体现出了这一点。吕强能够拍出和展示这一照片,证明了他独到的眼光。
我在《人民日报》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四十余年,其间数度出任驻外记者。我一直秉持一个理念,作为一名中国驻外记者,必须尽可能地冲向重大国际新闻的第一现场,这是驻外记者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驻外记者的意义所在。我之所以用“冲”这一个字,是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勇气、胆识、敏锐和很强的敬业精神,是需要一点冲劲的。
从业几十年来,我一直强调国际新闻工作者身在重大新闻现场的重要性。之所以重要,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你可以尽可能近地接近重大新闻事实真相,也因此避免了以讹传讹。要知道,在这个网络时代,一个有意无意的谣言会产生“蝴蝶效应”,会极大地扰乱人心。
我认为,在现场是国际新闻工作者的核心价值和最高境界。只有做到我在现场,你才能最为真实地记录历史。只有做到我在现场,你才能捕捉到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
可以说,作为驻外记者,吕强在非洲的三年时间中相当出色地做到了“我在现场”。他到访了从南到北30个非洲国家;2019年3月,当埃塞发生空难后,他克服诸多困难赶到现场进行报道;在南非,他深入黑人城镇索韦托观察报道,我知道那是一块因为安全问题令人谈虎色变之地;在坦赞铁路、刚果(金)维和部队、在年轻的国家南苏丹,都留下了吕强的足迹。他没有辜负热血的岁月,没有辜负艰难的奔波,没有辜负机枪扫射般的拍摄,没有辜负在非洲大陆许多次的抵达,最终向读者奉献出这部图文并茂、文字真切的新著《尼罗河开始流淌》。
吕强已经走上一条将自己定义为“旅行作家、主持人、摄影师”的道路,这注定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也注定充满各种挑战的人生。
(转自《新民周刊》,作者:温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