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加入时间:2019-06-28 12:29    访问量:4310    信息来源:



责任者:冯唐著

索书号:K827/2389


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何以立身、成事?

1861年,人类历史上的转折年。


在欧洲,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开启了统一德意志帝国的王朝战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俄罗斯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在北美,美国总统林肯就职,南北战争旋即爆发。林肯和南北战争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美国,为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奠定了基础。


在东亚,清朝第九位皇帝咸丰驾崩,两宫皇太后与恭亲王联合发动辛酉政变,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最后一个女主执政的时代。


然而,此时真正左右中国未来命运的,并非慈禧太后,而是湘军统帅曾国藩。在这一年,湘军攻克太平天国西部重镇安庆,随后定下三路进军之策:以曾国荃围困天京,左宗棠进军浙江,李鸿章转战苏南,至此大局定矣。毛泽东同志对曾国藩评价颇高: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短短三年时间,曾国藩便剿灭了纵横十八省、持续十四年的太平天国。紧接着,主动裁撤湘军,兴办洋务,派遣留学生,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曾国藩一生为师为将为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继承并发扬了程朱理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延寿五十年。故而,为时人立德立言立功的儒学楷模,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冯唐在《成事》中写道:身逢乱世精英该干什么?要奋起,和苦难民众站在血海之中,封堵弥漫社会的人性沉沦的欲望,把世道、人心导向正轨,重建秩序。在乱世,这是一介书生该有的态度。给烂透了的大清朝一个中兴,尽管这个中兴到最后没有屌用,但至少让千千万万的民众多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这句话是悲观主义的,但这就是精英的责任,或者说,精英的负担。


客观地说,太平天国反对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对欧美列强的殖民侵略,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是,太平天国存在历史局限性,先进政策只是纸上谈兵,从未认真实施过。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掌权者为所欲为,迅速糜烂腐化,党争纷沓,内部斗争更甚于儒家思想约束下的清王朝。


回顾历史,那是一个令人不堪回首的乱世。欧美列强虎视眈眈,同时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派遣雇佣军,通过军事威胁、外交讹诈等手段,不断扩大在华利益。太平天国运动、小刀会起义、捻军起义、回民起义、新疆豪强叛乱此起彼伏,每次祭起屠刀,便是数万乃至数十万人头落地。华夏大地烽火连天、生灵涂炭、饿殍遍野,持续二十余年的战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近一亿。


在乱世中,一群受过中国经典文化教育的儒家精英,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成功终结了乱世,创造了一个同治中兴的奇迹。作为晚清儒家思想的精神领袖,曾国藩一度被世人神话。但事实上,他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完人,更非德才兼备的圣人


有一件糗事,某天晚上少年曾国藩在院子里背书,一个小偷躲在屋檐下,等他背完书好去偷东西。可是左等右等曾国藩就是不去睡觉,而且翻来覆去总是背同一篇文章。最后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骂道:你这水平还读什么书啊!说罢,将那篇文章完完整整地背诵了一遍,而后轻蔑地扬长而去。


曾国藩天赋不高,科举之路颇为坎坷,秀才考了七次,参加了三次会试才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勉强得了一个同进士出身。进入仕途之后,曾国藩却如同开了挂,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三十七岁官居二品。有人说,这就是情商。所谓情商高的人太多了。这些人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将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是,曾国藩偏偏一副暴脾气,年轻时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


问题来了,曾国藩何以能在尔虞我诈的晚清官场上脱颖而出?


古人总结成功十大要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曾国藩命中有贵人相助,通过同乡引荐结识了人生中的知己、伯乐和导师,宰辅大臣穆彰阿。



穆彰阿是道光皇帝的宠臣,为人世故圆滑、逢迎拍马,是一个结党营私的老官油子。曾国藩才具平庸,但架不住穆彰阿三天两头在道光皇帝面前一个劲猛夸,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一飞冲天,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二品大员。


问题又来了,穆彰阿到底看中曾国藩什么?


穆彰阿久居宰辅之位,阅人无数,阅世甚深,反而会对曾国藩这种耿直质朴的实在之人青睐有加。因为这种人一旦确立一种信念,产生一种情感,便会终生不变。事实也是如此,穆彰阿倒台之后,曾国藩不忘旧恩,一直竭尽全力帮助穆彰阿的家人。


在官场历练十余年,步入中年的曾国藩依旧没能彻底改掉自己的坏脾气。无论是在太平天国之初怒怼年轻的咸丰皇帝,还是兴兵讨伐太平天国期间得罪湖南、江西两省的官场,乃至攻破天京时行霹雳手段大开杀戒,都是骨子里倔、蛮、直、傲的本性爆发的结果。


新问题来了,一身臭毛病的曾国藩何以能在乱世中一步步登上人生的巅峰?


前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长鲍达民在《成事》的序言中说:冯唐喜欢的曾国藩,是与林肯同时代的伟大人物。林肯的管理艺术是美国企业家学习的样本,我们学习他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带领团队、如何面对危机、如何让世界更美好。通过冯唐的书,曾国藩也进入了我个人的伟大管理者名单。他讲的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也是我在工作中一直奉行的原则。


一言蔽之,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管理者。


人是第一位的,有人才能有事,得人才能干事。曾国藩手下汇聚了清末一等一的牛人。同治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曾胡关系最好。曾国藩在前方打仗,胡林翼在后方筹钱,长袖善舞,帮曾国藩摆平各种关系。左宗棠、李鸿章初为曾国藩的幕僚,后经曾国藩保举,二人分别组建楚军和淮军,独当一面。


管理者的第一要务是用人,现代管理学讲究:选、育、用、留,四个环节。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广收,慎用。选人:要选做人有操守,行为无官气,做事多条理,说话少大言者。育人:慢慢教,手把手教,在实践中言传身教。用人:要找质朴、踏实、廉洁、耿直的。留人:注重钱财之外的东西,树立伟大的理想,创造干大事的机会,让人才爱上你的团队。


这还不算完,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除了会用人,还要会做人、会做事。做人要勤慎谦虚、群居守口、独居守心,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遇到困难和挫折要耐烦,在危急时刻要亲力亲为去掌握第一手资料。这些都是曾国藩为人处世以及教导部下的一贯原则。


更为难得的是,曾国藩能够做到严己宽人。《成事》中有一段话:真正的强人,对自己最狠,要求自己最严,对别人不强求。真正的怂人,对别人狠,要求别人严,觉得自己什么都好,什么都对。强人指的就是曾国藩这样的人。


同治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脾气比年轻时的曾国藩还暴躁,一生狂傲不羁,常以当世之诸葛亮自居。他评价曾国藩: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这是客气话,才具稍欠开展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本事不高。当然,这并不影响曾国藩对左宗棠的赏识。


严己宽人是什么?左宗棠说的有道理,我虚心接受;如果是我错了,我立刻改正。左宗棠在曾国藩手下,就像坐上了火箭,不断得到晋升和提拔。左宗棠单干之后,经常在背后给曾国藩捅刀子,曾国藩生气归生气,但该解释就解释,完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左宗棠有困难的时候,他还是会不遗余力地去帮。


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正在进剿陕甘回乱,派人千里迢迢地送来一幅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并署名晚生,此间评价之高,推崇之甚,敬意之深,乃是左宗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曾国藩低头,以此来感激曾国藩对他的提携之恩和相知之情。


说起中国近代史,必提曾国藩。除了剿灭太平天国,曾国藩还在两江总督任上,推动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他召集能工巧匠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虽然能走,但速度很慢,没几天就坏掉了。因此,他建立了第一座兵工厂。紧接着,他发现在一座兵工厂背后要有一个工业体系和无数科技人才来支撑。于是,他又创办了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次翻译印刷了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从今天的视角回顾,我们知道,儒学宗师曾国藩和几个洋务骨干,再加上一小群留学生,根本抵抗不了腐朽体制的侵蚀,也改变不了清王朝终将覆灭的命运。在那个时代,他们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抗争,注定会化为泡影。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儒学比任何其它地区的超世俗宗教对科学和现代观念的阻碍都要小。与伊斯兰教、印度教或基督教不同,在面对更为强大的十九世纪科学及相关信条的世俗主义时,儒学的世俗性正好使其分解,让位于科学的世俗主义。另一方面,那些深植于社会的儒家价值观,使曾作为儒家思想组成部分的哲学体系,以及由其衍生出的具有儒家特色的管理学内容得以留存,甚至获得更高层次的升华。


与西方社会所崇尚的契约精神不同,中国历史漫长,充满起伏轮回,相比诚信,更推崇权谋。成王败寇,不计来世甚至后半生,先计当前和眼下,不计手段,只图结果,不顾真假,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在清末乱世尤甚。


曾国藩和李鸿章之间,先是上下级,后是师友,然后是同事。以上级和老师的身份,曾国藩给李鸿章写过一封信,里面说到诚信: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曾国藩要教育李鸿章这个大道理


原因有二:其一,李鸿章太聪明。聪明的人容易机巧、权变,有利益就占,讲信用却是个笨功夫。其二,李鸿章办外交。中国近代外交,实力不如人,遭受百般屈辱,李鸿章身在其中,深谙三味。弱国外交,更要讲道理、讲信用。说假话,不守信用,损失更大,承受不起。


讲信用,不说假话。办外交,如此;做人,做事,做生意,亦如此。


冯唐说:哪怕在中国,哪怕在末世,曾国藩还能反复强调诚信的至关重要,还能以身作则。在我眼里,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


这时有人会问,既然曾国藩这么牛逼,为什么不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一鼓作气夺取天下呢?有论者说,当时欧美列强的势力过于强大,而且湘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曾国藩如有问鼎之意,很可能会落得和洪秀全一样的下场,或者一生困于战事,给国家和千千万万的民众带来更大的灾难。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苦难的历史,一个封闭自足的传统文明被迫打开国门,有了强大的外部参照,其全面落后于世界是不言而喻的,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改革自新。于是,中国近代社会开始了一场艰难的转型。内忧外患,各种势力交织而成的形与势常给人巨大的希望和绝望,使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很多能成事的猛人往往搞错了一点,把欲望当成了志向。求名、求利、求权、求色、求颐指气使、求美食美酒,结果身败名裂,永世被人唾骂。


众人皆醉我独醒,曾国藩是明白人。


求千古文章、求宇宙真理、求洞察人性、求天地至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曾国藩的志向,也是他在乱世中立身、成事的不二法门。

上一条:《孔子大历史》

下一条:《别让相爱败给相处》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