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胜读书会> 每期回顾 >写一本故乡的书 圆一场思乡的梦

写一本故乡的书 圆一场思乡的梦

加入时间:2016-05-27 15:11    访问量:5143    信息来源:



写一本故乡的书    圆一场思乡的梦 


德胜读书会第五期

主题:《旧影潮州》

时间:5月25日 19:30

地点:顺德图书馆首层文筑文创书店


每一个热爱家乡的人,都有一种情怀。在本期读书会上,《旧影潮州》编著者丁铨带领我们走进一段看得见的潮州史,通过一张张老旧的照片,回忆潮州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当晚,丁铨还分享了创作《旧影潮州》一书的源起、过程和创作感受,大伙儿又围绕潮州文化、文化保育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期读书会的精彩片段……





丁铨: 我在潮州出生,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家乡的故事。我和许多潮州年轻人一样,直至上大学,才第一次离开家乡。7年前,我读大二,偶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上,看到好几张清末民初潮州的影像,那段从小每天都会经过的小桥、从小就熟识的风景,我看到了它们百余年前的样子,心里很是激动。


我开始陆陆续续从老照片网站、外国网站、旧书市场等渠道搜集与潮州有关的历史照片,并通过翻阅史料、走访老人等方式,串联起很多关于潮州过去的有趣的故事。我喜欢放大照片,观察照片中的小细节,从中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由汤姆·约翰逊拍摄的三元塔照片,这是潮州历史上第一张照片,我留意到塔顶有两个人,原来摄影师意图通过人的比例来丈量塔高……


人们习惯通过文字了解历史,但身处读图时代的我们,是否想过通过另一个角度了解历史?我认为,影像记录真实,历史的很多细节都记录在照片里,这些记录了真实的照片也将作为依据,为古建筑修复工作提供帮助。




丁铨: 4年前,我注册了“潮州老照片”微博,2年前,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通过照片讲述潮州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与历史、文化、文化保育相关的人,有出版社的朋友提议我出书,我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到经费,梳理了自己7年来搜集到的影像资料,为了更加严谨,我还专门重新走访核实,在许多老人的帮助下,对历史的细节进行多次校正修订,最终编著出版了《旧影潮州》,还邀请朋友绘制旧影地图索引,让影像拍摄地点有了可视化坐标。


接下来,我计划为潮州拍摄新的照片,记录下今天的潮州,让大家在对比中思考。


搜集家乡老照片、了解一个地方历史,原本只是我的兴趣,慢慢地,我认为自己必须肩负起一些责任。我希望通过《旧影潮州》这本书,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更多人找回家乡的回忆,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这本书,走近历史、了解历史,主动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我更希望借这扇窗,去尝试做一些由老照片延伸开去的事情,比如让更多人关心本土文化保育和口述史的创作。





陈宇莹:《旧影潮州》的编著者小丁是年轻的80后,这不是一般的图册,它里面的文字也很优美,我们可以在看图的同时,通过文字更深入地了解潮州的历史和文化。我想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文化保育工作是否做足,另外,顺德能否也出一本像《旧影潮州》这样的书,激发更多人自觉投身文化保育工作。


通过丁铨的创作经历,我们会发现很多人一开始的梦想可能很小,但坚持做下去,会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获取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日积月累,他们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更大,能做的事情也更多。相信我们读书会也是如此,坚持办下去,将吸引更多人关注,对更多人产生良好影响。




马志良:我每到一个地方,习惯先了解一个地方的地方志。十余年前我刚来到顺德,就在档案馆里泡了两个月,接触了很多顺德的老照片,顺德最早的照片应该是民国时期的,1922年顺德举办缫丝博览会、民国时期枪毙伪县长等照片都让我印象深刻。实际上,顺德的老照片没有潮州多,原因是那时候的顺德和潮州是没法比的,那时的潮州几乎是广东第二大城市,是水陆交通的十字路口,各方面都相对发达,很多西方人、传教士前来为潮州拍下照片。而那时的顺德没有多大名气,它就是个小乡村,几乎没有懂摄影、有摄影器材的人。但顺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根据顺德的实际情况,用其它方式恢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我对小丁的这本书特别喜欢,它的好处在于除了老照片以外,文字也很多,且文字并不空洞。实际上,现在拿相机的人很多,有情怀的人却不多,其实有情怀的人也很多,有思想的人却很少,这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面貌。我看过很多和顺德相关的图册,作者往往只会拍,却不会写,他们只捕捉顺德最美的一刻,把焦点放在顺德最美的一面,仿佛这就是顺德的全部。虽然《旧影潮州》里的照片不是小丁拍的,但小丁却用摄影记者的职业敏感,用自己对故乡的情怀去挖掘潮州的历史,或许,最初做这件事时,小丁也没有思想,只有情怀,但他却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其实做任何事都应如此,扎下头去坚持做,才能逐渐拓展进步,从而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此外,落叶归根是中国人普遍的情怀,每个背井离乡的人都欠故乡一个债,对于如何还这个债,有的人选择衣锦还乡;有的人回家乡修筑房子;有的人投资家乡的教育,但我想还有一个很好的方式,那就是为家乡出一本书。




读者:我是潮州人,也是新顺德人。看完这本书,我很有感触,今天,很多潮州人都像我一样外出打拼,而潮州的很多景点也正经历着拆迁、改建,家乡的文化正在流失,家乡的景象也换上新的面貌,不知将来《旧影潮州》会否成为一个仅存的念想?以后我们回忆起潮州、回忆起家乡就只能翻书了。作为新顺德人,我认为顺德的文化保育工作做得很好,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潮州和更多的地方借鉴学习。




彭有结:看过这本书,参加了这次读书会,我想起前几年我在乡下做普查工作时,走过顺德的很多地方,发现顺德历史文化底蕴的确很深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杏坛马齐村,那里有条关东大街,它长不过一里,却能看到私塾、大宗祠、家庙、古桥、水埠、鱼塘等顺德特色元素,串联起来就是一幅旧时顺德的生活画卷。在做这类历史文化搜集工作的过程中,对这方水土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总是很想将顺德的魅力向更多人展现。




蔡女士:《旧影潮州》可以说是图像证史的一个成功案例,对老照片整理、修复、保护实际上是一项数字化的工作,而我们国内对于这方面工作在技术上一直有所欠缺,小丁对搜集资源渠道的公开,对整理资料、出版图册过程的分享,给图书馆、档案馆等部门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黄武明:我是潮汕人,来顺德工作生活10年了,目前做小家电生意。据说顺德有十几万来自潮汕的朋友,我发现潮汕人都很团结,也很讲义气,我想原因在于潮汕很多人从商,他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漂泊,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容易受欺负,同是潮州人便相互珍惜、抱团发展,成为一同拼搏的兄弟朋友。




——   一些关于潮州的记忆  ——



这是摄影家约翰·汤姆逊于1870年拍摄制作的广东省潮州市三元塔(急水塔)底片,它可能是潮州市最早的影像记录,十分珍贵。摄影师以25.5 x 30.5 cm(10 x 12 英寸)片幅的玻璃负片,用火棉胶湿版法拍摄,配合大画幅座机强大的移轴功能,还原了三元塔当年的真实面貌。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0年,民国九年,由Mee Fong工作室出品。“照片中小船相连在桥上,许多人走在临时搭起的浮桥上,能看到远处江另一边的房子。”作者站在西桥墩向东岸望去,写下这样的句子。放大照片,梭船上人们的笑脸,令人难忘。




潮州有句俗语:“什过葫芦山”用来比喻事物的杂乱不堪。因旧时人们生活困难,潮州城又小,城里人死后只能就近在葫芦山上安葬,遂那里成乱葬岗。



猴洞位于今天潮州市中山路同仁里8号,它始建于明代,原是明末福建布政使黄琮的私家庭院。说起猴洞,有个小插曲。据说乾隆年间,潮州知府听说皇上微服私访要来到潮州,想安排其住在猴洞内,遂特意赶工装修,从太湖运来假山石(照片中的石头便是当年从太湖运来的),再用蓝宝石装饰屋檐下石猫的双眼等。可是,乾隆终究没来。



这张照片拍摄于1913-1923年间,不清楚摄影师是谁,标题是:伸入江边的峭壁(Cliff into a river),照片上有一行字:No.28潮州八景北阁佛灯。照片还附着一段英文说明描述,翻译大意是:“金山下面有一条东北流向的江,这个角度能看到一些篷船行驶在江面上。没有码头,取而代之的是延伸出来的峭壁。可以看到峭壁上一个建筑的一部分,大树长到江边,一道楼梯一直延伸到崖顶”。



一位名叫许世冠的老人来信说:“古时,通往青龙古庙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南春路的青龙庙巷,一条南堤顶的竹铺头。竹铺头因聚集竹器作坊和销售竹料商店而得名,作坊与铺户均以竹料搭建为主。当年南堤顶已种植了许多高大榕树,故竹屋及榕树就成了那里独特的风景线。“细察青龙古庙照片中,有个挑满担竹制品的人,或许他就是从竹铺头走到古庙里的。



这是张牌坊街最早的影像记录之一,拍摄于1920年代末,由汕头美璋照相印制,陈传忠先生收藏。这照片解读起来有众多有趣的细节。

那个年代,大街上人来人往,有人拉着人力车穿梭期间,状元坊上贴满了各种广告标语,上方架着众多的杉木,或许是作挂广告牌之用,我们还可以看到电线杆、电灯及电线,由此可知,当时潮州城已用上了电。



上一条:再见《草房子》暖心轻柔时光

下一条:听杨银娟博士读《乌合之众》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