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顺德少年儿童图书馆
节气

顺峰山下的守望

2025-07-11 10:01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划破天际,整座城市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祥和中,我与战友们已如往常一样,来到顺峰山公园执勤。

  顺德,是享誉世界的美食之都,顺峰山公园更以“中华第一牌坊”闻名遐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守卫这片美丽的名胜园区,是我们日常勤务的重要内容。巡逻守卫之外,更多的是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每当游客走失迷路、财物丢失,我们就是他们最先想到的依靠。

  “我8岁的孙子走丢了,找了十几分钟都没找到,警察同志,请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五一”劳动节一早,阳光暖暖地洒在五行桥牌坊前,我和战友伟文正全神贯注地巡逻。突然,两位老人神色慌张、脚步踉跄地跑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眼神中满是恐慌与无助。我快步上前,语气温和而坚定:“老奶奶,别慌,我们一定能找到孩子!”随后,我仔细询问孩子的体貌特征,从发型、身高、体态,到五官、衣着、鞋履,不放过任何细节。拿到老人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后,我立即联系公园广播室:“各位游客请注意,走失男孩身穿橙色上衣、黑色裤子,身高约1.35米,请大家留意……”同时,将孩子信息发送给周边巡逻警力。我和伟文默契对视,迅速兵分两路——他朝顺峰山马拉松跑道前端跑去,我则奔向跑道后端。仅6分钟,我就在宝林寺附近的跑道上看到了那个小小的身影。当我们把小杰平安送到老人面前时,老奶奶激动得双唇颤抖,泪水夺眶而出。

  每一天,我们身着藏蓝制服,穿行在顺峰山公园这如诗如画的山水间。哪里响起求助的呼唤,哪里就有我们匆忙却坚定的脚步。

  端午节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执勤时,一对青年男女神色匆匆跑来:“警察姐姐,我们放在草丛旁的黑色挂包不见了,里面有很重要的摄影器材……”原来,他们是省电视台的摄像记者,为拍摄素材来到这里。拍摄时,他们将装有镜头等财物的挂包放在路边草丛,专注拍摄两小时后,回来却发现挂包不翼而飞。“包里的东西对工作太重要了,都是电视台的财物,请你们一定要帮忙!”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带他们前往公园管理处。在管理处办公室,我们一边紧盯着监控屏幕,手指在操作台上快速操作;一边通过对讲机通知园内警力,描述挂包特征与丢失地点。经过20多分钟排查,终于查明是环卫工人清理垃圾时,误将靠近草丛的挂包当作垃圾收走。好在发现及时,当记者们看到失而复得的财物,眼眶瞬间泛红。

  在顺峰山公园,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如一首无声的诗,在岁月长河中静静流淌。晨曦微露,阳光洒在顺峰山公园的湖面上,波光粼粼间,映照着我们这支藏蓝队伍巡逻的身影。我们的脚步丈量着公园的每一寸土地:蜿蜒的小径、葱郁的树林、热闹的牌坊广场、静谧的湖边……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熟悉得如同掌心的纹路。

  烈日炎炎、游客如织时,我们坚守岗位,为迷路的孩子找到家人,为中暑的老人送上清凉。一声声焦急的呼喊,换来的是我们耐心地安抚与迅速地行动。汗水浸透衣衫,却浇不灭心中守护的热忱。每一次调解纠纷、打击违法犯罪、为游客排忧解难,都源于我们心中那抹藏蓝的责任与担当。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穿梭在人群中,警惕的目光扫视着每个角落,防范潜在的危险。当万家灯火渐次熄灭,顺峰山下依然有我们守望的身影。无论风雨交加,还是阖家团圆,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只为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安心与温暖。

  作为大良派出所的一员,我的工作既有调研文秘、公关宣传等内勤事务,也涵盖巡逻清查、保卫执勤、护学站岗等外勤任务,绞尽脑汁地策划构思,动作敏捷地敲打键盘,行走穿梭在大街小巷,确保活动现场秩序井然,为孩子们筑牢安全屏障……事务虽繁杂,却都承载着我们从警的初心与使命。

  顺峰山公园,不过是大良街道辖区的一隅。在这片82.47平方公里、素有“凤城”美誉的土地上——华侨城的繁华盛景里,清晖园的古朴庭院中,华盖里步行街的熙攘人潮间,万象汇的璀璨灯火下……同样的藏蓝身影,同样的坚定守望,同样的暖心救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如同点点繁星,散落在凤城的每个角落。无论酷暑严寒、白昼黑夜,那一抹藏蓝始终坚守,以赤诚之心守护安宁,书写着平凡而温馨的故事,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