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碧桂园学校举行校园电影节,展示技术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2025-04-08 14:53
近日,广东碧桂园学校举行第十一届校园电影节。该电影节全程由学生自主策划,全面展示了学校“全人教育”理念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电影节也成为该校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鲜活实践平台。
“电影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教育的载体。”碧桂园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广东碧桂园学校总校长程晋升表示,电影节作为学校“全人+个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言节、科技节及近200个学生社团共同构建多元“成长赛道”,助力学生依循禀赋与兴趣自由发展。程晋升特别提到,电影节从策划、筹资到评审全程由学生主导,“当教育赋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便能以光影为镜,直抵本质”。
电影节指导老师汪赛云回忆:“此次电影节,老师仅提供方案审核与时间管理建议,充分信任学生的领导力。”她回顾了广东碧桂园学校校园电影节的发展历程,从2015年首届活动至今,学生团队每年迭代传承,甚至可以追溯至2000年学生自创电影《碧龙会》的雏形,“这种持续创新的精神,正是广东碧桂园学校教育的底色”。
本届电影节作品展现了技术与文化的深度交融。有的学生团队运用AI技术生成分镜脚本提升叙事效率,通过虚拟现实重构岭南古村落,实现古今对话,更有团队坚守胶片拍摄捕捉质朴情感。此外,《诗经》改编微电影、非遗技艺纪录片、越剧唱腔融合现代叙事等作品,充分彰显了广东碧桂园学校学子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与创新。
当日下午,活动邀请艺术界众多领域专家前来参与圆桌论坛环节,特别邀请到《哪吒2》电影特效制作团队分享电影制作经验。
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有限公司内容传播总监贾世雯表示,校园电影节的举办非常有意义,谈及内容营销方面的技巧,“同学们要在学校夯实关于内容营销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不断往前奔跑的过程中,也能够留意到时代的变迁,各个营销平台不断在发展。”她认为,这样一场由学生完全主导的电影节能够帮助他们从实践中感知社会的变化之快。
作为学校特色CASRA(创造、运动、服务、阅读、审美)课程的重要实践,电影节深度融合国际文凭教育理念与国家美育要求。学生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将文学审美、技术应用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程晋升介绍,这种素养积淀已显现实效:2024届毕业生中,7人获牛津大学录取,12人入读剑桥大学,12人跻身美国藤校及TOP10名校,90%以上进入全球前30高校,“顶尖学府看重的不只是学业成绩,更是通过电影节等活动培养的领导力与社会责任感”。
从2015年播下第一颗“光影种子”,到如今,校园电影节成为学生孕育梦想的森林,广东碧桂园学校校园电影节以学生为主角,诠释了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这场技术与人文交织的盛宴,不仅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创造力,更印证了“全人教育”的深远价值。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电影节为平台,引导学子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属于他们自身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