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教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玩转”社区营造
加入时间:2025-11-19 16:27 访问量:44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2025年,伦教共12个公益项目获得德胜基金会资助,覆盖长者服务、社区营造、家庭教育等领域,资助金额合计达156.62万元,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
伦教街道将社区营造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六大路径之一,以基层治理“一村一策”为抓手,伦教找准各村(社区)的工作切入口,切实推动村(社区)特色项目策划及资源争取,打造伦教特色基层治理品牌,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精准回应民生需求
构建全龄友好生态
面对老龄化率超25%的现实,伦教街道以6个“银龄友伴”项目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第一季项目初见成效,例如荔村村、常教社区的长者饭堂助餐计划,荔村村通过“村委会+社工机构”联动,日均服务长者超50人;常教社区“和耆共膳”项目二期创新“中央厨房+配送入户”模式,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享佳肴”。
更具特色的是,各类养老项目积极培育长者志愿者队伍,组建“健康互助队”,构建起“初老服务老老”的可持续服务机制。“现在吃饭不用愁,还能和老姐妹们一起做义工,日子过得充实又有滋味!”常教社区居民张阿姨的心声,道出了老年群体的真切感受。
在儿童成长领域,家庭教育联合会承接的“智慧家教”项目颇具匠心。通过培育家庭教育讲师志愿者,开发本土化课程体系,预计惠及家庭逾千户。这种“专业引领+邻里互助”的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社区教育的专业短板。
空间再造促融合
重塑社区共同体
针对现代社区邻里疏离痛点,伦教街道计划将6个“和乐水乡”项目打造成空间治理的典范。仕版原供销社空间活化项目,广泛收集民意,力求改造中既能保留特色“旧”有元素,又能在增设适老化健身区、共享书吧等便民设施后,成为受村民喜爱的“社区客厅”。霞石村东门闲置地改造计划则将更加强调参与式,通过议事协商,发动居民从观望到主动捐赠旧物装饰公园,期待现在的卫生死角能蝶变为“邻里花园”,这正是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社区营造项目均设置“居民监事会”,如鸡洲文化公园建设,就由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工程进度与质量,这种透明化操作使项目满意度达98%。空间更新不仅改善了环境,更重构了人际交往纽带,提高了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激发自治内生动力
在这场治理创新中,政府角色从“独奏者”转变为“指挥家”。今年3月,伦教街道建立“社会治理项目库”,为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资源、资金等支持。
企业力量的深度参与同样亮眼。某本土爱心企业深度融入新塘村环境治理,通过多次资金捐赠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在荔村西苑公园设计中,“五老”、青少年等群体积极贡献了多条专业建议。多元主体的有机协作,正在打破传统的治理边界。
当前,伦教街道的实践印证着现代治理的深层逻辑:当政府善用政策工具引导方向,基金会发挥专业优势精准配置资源,社会力量释放创新活力,普通居民便能真正成为治理主角。这种良性互动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为“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纵深推进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