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敬老盛会解锁杏坛古朗“长寿密码”
加入时间:2025-11-10 10:45 访问量:52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设施齐备的卫生服务站、康乐中心全新亮相,龙舟赛、摄影展、市集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敬老晚宴暖意融融……11月8日,以“银龄兴古朗,聚力‘环两江’”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届古朗长寿节暨第二十五届敬老活动如约而至。这场融合康养、文化与乡愁的活动,不仅让“长者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更推动长寿文化与文旅消费融合,激活银发经济,助力古村乡村振兴。
医养融合托起幸福“夕阳红”,侨乡善举润泽桑梓
“古朗走一走,活过九十九”。自古以来,杏坛古朗村就是长寿村,村内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四分之一,目前90岁及以上的长寿长者有27人,敬老爱老传统源远流长。但与此同时,老年群体的日常休闲、健康管理需求也日益凸显。
今年1月,由旅港伍氏家族捐资400万元的古朗伍仲珮卫生服务站启动建设,经过数月的精心施工,在本次古朗长寿节上全新亮相。新建成的伍仲珮卫生服务站占地面积548平方米,共有3层,建筑面积达1598平方米。站内不仅设有全科诊室、体检室、中医诊室,还增设了中医理疗区等功能空间,真正实现让杏坛北七乡近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目标。
卫生站内还建设了老年康乐活动中心。场内不仅配备了康养保健设备,还打造了遮阴避雨的休闲空间,让长者们无论晴雨都能安心活动。未来,这里还将定期举办健康体验、兴趣课程等特色活动,真正让长者们活得健康、过得开心。
据了解,伍氏家族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修桥铺路、兴学重教、惠及民生”为纽带,已累计捐资超4300万元支持家乡建设。为了铭记伍氏家族等侨胞反哺家乡的善举,古朗村打造了“伍氏家族(伍宜孙、伍絜宜)纪念馆”,在本次长寿节活动上正式揭幕,伍氏故居也同步修缮落成。“我们希望通过展示,广大村民及后辈在认识伍氏家族历史的同时,感恩他们的善举,从而教育下一代懂得饮水思源,将这份大爱精神延续下去。”古朗村党委书记梁耀华表示。
除了硬件升级,本届长寿节更添烟火气与文化味。百龄龙舟孝贤赛作为水乡独特民俗,20支本地队伍在20公里赛道上展开角逐,展现“龙舟载德、水乡共生”的文化基因。百龄敬贤市集汇聚非遗糖画、传统小吃、手工艺品等特色摊位,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古朗的烟火气息。“鹤寿映情・敬老摄影展”展出50幅珍贵影像,从村民的视角记录古朗的人文风貌与生活变迁。
压轴的银发敬老晚宴将活动推向高潮。全村60岁以上长者共享盛宴,古朗“长寿明星”们接过寓意“健康长寿”的金牌,一批以实际行动支持古朗发展的热心企业获颁感谢牌匾。这场坚守了25年的敬老活动,正在古朗村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银发力量激活乡村
提到古朗,人们总会联想到“长寿之乡”的美誉。走进古朗,不难发现这里的“长寿密码”。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来,古朗村党委以“绣花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治水美岸建设,彻底改变了古朗村“五十年脏乱差不变”的旧貌,重现岭南水乡韵味。行走在古朗村,村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宁静的环境里透着蓬勃活力,这份宜居的生态,是长寿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是,古朗村始终把“长者幸福”放在心上,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乐、老有所健”。
古朗村创新性地将银发群体视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2024年10月举办的“佛山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行动暨古朗村尊老敬贤活动”,通过“一宴三展四活动”的丰富形式,将重阳节传统文化、乡村生态环境和养老服务相融合,走出了一条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新路。
在乡村治理方面,古朗村党委组建的一支60多人的“红耆”志愿服务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支由退休校长、教师和热心长者组成的队伍,已开展绿美村居植树、文化导赏、反诈宣传等多项活动,参与服务200多人次,服务群众450人次。
古朗村还探索“银发农业”的创新实践,打造“苏鼠瓜”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搭平台、架桥梁、造品牌等手段,以“村民种植+村推广销售”模式,带动银发力量回归田间地头、走向直播镜头,让“夕阳红”成为“新网红”。
古朗村始终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立足深厚的乡村资源赋能为老服务、尊老敬贤,实现打造银发经济发展新机遇、“银龄先锋”新样本。凭借深厚的敬老传统、扎实的为老服务与创新的银发赋能实践,古朗村今年更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的称号。
如今,在古朗村,邻里守望、敬老爱老已化为日常点滴。当银发力量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古朗这个百年古村正以其独特的“长寿密码”,书写着“银龄兴村”的时代答卷,为岭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