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5-10-29 17:12 访问量:136 信息来源: 食品与生活 2025年8期
每到夏日,总是有朋友说“炸鸡配啤酒,天下我都有”,的确,金黄香酥的薯条、外脆里嫩的炸鸡……油炸食品以其酥脆的口感和直击灵魂的香气,俘获了无数人的味蕾,与清爽的冰啤酒也是很搭。但是,我们也知道,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油脂,热量极高,健康隐患不少。那么,怎样才能美味和健康兼得呢?
了解6种吸油“大户”
油炸过程中,食物会吸收大量油脂,导致能量密度大幅增加,多吃容易让人摄入过多热量,特别是以下几种吸油“大户”。
松软多孔的食物:像面包、馒头这类松软多孔的食物,吸油率可高达45%~80%,它们内部的孔隙让油脂很容易钻进去。
水分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茄子,油炸时水分蒸发,孔隙变多,油脂就会趁机浸透进去。
表面粗糙的食物:比如菠菜、羽衣甘蓝等叶菜,虽然没有多孔结构,但粗糙的表面也能吸附不少油脂。
裹上面糊或面包糠的食物:食材裹上面糊或面包糠后吸油率就会大大提升,且裹得越厚、越湿,吸油就越厉害。
高温烹饪的食物:高温会使油脂分解出“帮凶”——表面活性剂,让食材吸油率飙升。
烹饪时间长的食物:食材在油里泡太久,吸油自然更多。
吸油率低的油炸食品可以拿来适当解馋
既然不同食物、不同情况下,吸油率大有不同,那我们就可以选择吸油率更低的油炸食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数据,炸豆腐吸油率6%,炸肉馅饼6%,炸香蕉(不裹面)5%。食物冷冻后再炸吸油率更低,例如,炸冻薯条5%、炸冻水饺的吸油率可降到2%,这个比例接近我们日常做炒菜了。此外,把食材切成大块,缩短油炸时间,也可以帮我们“拒油于门外”。
油炸时使用哪种食用油更健康
先说结论:无论用什么食用油来油炸,脂肪摄入都不可避免。比如,椰子油和棕榈油这类饱和脂肪多的油,虽然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质相对少些,但它们本身含大量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并不友好。而花生油、大豆油、葵花子油等油,虽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看似“健康”,但它们耐热性差,油炸时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结果反而更糟。
有朋友可能会问,油炸时使用二酯油是否会比使用三酯油更健康呢?目前这个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科学界尚未完全达成一致。因此,无论选择哪种食用油,控制油炸食品的总摄入量才是关键。
空气炸优于油炸
我们还可以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式,来获得口感类似却更低油的油炸食品,如使用空气炸锅。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用流动的热空气来快速烹制食品,相对油炸,使用空气炸锅用油量更少,甚至不需要额外加入食用油,从而达到减少脂肪摄入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炸虽然优于传统油炸,但并非没有弊端。空气炸虽然减少了油脂的摄入,但其温度比较高,烹饪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糖化反应末端产物等副产物。因此在使用空气炸锅时,仍需注意油的用量,温度也不宜过高,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