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其他资讯 >顺德文化力量深耕村居助力建设岭南精致小城

顺德文化力量深耕村居助力建设岭南精致小城

加入时间:2025-10-29 10:25    访问量:7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一幅长达十米的《顺德胜景》长卷,10月27日下午在顺德区郭有河艺术馆揭开面纱。从明清古韵的清晖园、锦岩公园,到现代气息的地铁站、华侨城摩天轮;从桑基鱼塘的农耕记忆到城轨飞驰的时代新姿,顺德画家郭有河以笔墨为纽带,将顺德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凝于一体,创作出首幅完整展现古今凤城风貌的巨制。

  记者了解到,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怀表达,更是顺德文化力量深入基层、助力岭南文化精致小城建设的生动缩影。

  长卷绘古今:一座城的时空对话

  佛山市顺德区郭有河艺术馆馆长郭有河,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及北京画院高级研修班,代表作有《王阳明与南安》《问道武当山》等,曾获中印文化艺术交流使者称号,作品被收录进中小学课外读物《国学通识》并在法国卢浮宫举办展览。

  他的新作《顺德胜景》长卷长达9.8米、高35厘米,以全景式视角串联起顺德的标志性景观。卷首始于清晖园西门的荷池亭台,沿大良河蜿蜒而下,九眼桥、钟楼、人民礼堂等历史建筑与顺峰山公园牌坊、金凤凰长廊等现代地标交相辉映。画中既可见碧江金楼的精雕细琢、树生桥的古榕盘根,亦能感受地铁穿梭的动感与摩天轮旋转的绚烂。郭有河耗时大半年构思创作,通过“以笔为筏,以墨为经纬”的技法,将顺德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新时代都市发展的脉络娓娓道来。

  “长卷不仅是对景物的还原,更是对顺德精神内核的挖掘。”清晖园博物馆副馆长张凤娟在题跋中评价道,作品以艺术化的语言呈现了顺德“古今融合、敢为人先”的城市气质,尤其是对慈善会复兴楼、人民礼堂等建筑的刻画,凸显了顺德人民务实创新的智慧。

  文艺下沉村居:文化服务赋能人文经济

  这幅巨作的诞生,与顺德区文联近年来推动文艺家深入基层的举措密不可分。作为岭南文化集聚区的重要支点,顺德以“建设岭南文化精致小城”为目标,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陈新文提出,文艺工作者要从书斋、工作室走向村居,将创作根植于乡土实践。郭有河作为新顺德人,在大良设立艺术馆后,一次次参与区文联组织的“文艺家进村居”活动,通过采风、讲座、公益培训等形式,与广大顺德人民互动,汲取创作灵感。

  “从十米长卷的创作到文艺家扎根村居的实践,顺德正探索一条以文化驱动人文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顺德区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文艺家下沉村居不仅是送文化,更是“种文化”。通过艺术家驻村、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入驻古村落等项目,顺德已打造出杏坛逢简水乡、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等文旅融合示范点。文艺创作与乡村建设的结合,既提升了村居美誉度,也为本土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

  以艺术为媒:打造城市文化IP

  《顺德胜景》长卷将于10月30日在北滘文化中心“杏坛艺术乡村古建展暨鉴藏书画作品联展”中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旨在通过艺术展览推动公众对顺德历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区文联计划以此为契机,联合各镇街推出“艺术长卷巡展+文创开发”系列行动,将画中景点转化为文旅线路、数字藏品等衍生产品,进一步放大文化IP的经济价值。

  “这幅画创作过程中得到吴建强、梁冠蓝、张凤娟、王引等顺德各界人士的建言献策,增添了不少新元素。”郭有河坦言,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顺德“以文塑城”的独特魅力:“顺德人既保留了对传统的敬畏,又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我希望通过这幅画,让更多人看到这座城市的厚度与活力。”

  接下来,顺德区文联将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让文艺家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代言人,既丰富了岭南文化内涵,也为乡村振兴、城市升级提供了软实力支撑,“正如《顺德胜景》长卷所描绘的图景——古今交融、生生不息,顺德的文化力量正在这片热土上书写更恢宏的篇章。”

上一条:2025顺德珠宝时尚文化节12月初启幕

下一条:2026年度佛山居民医保参保申报须知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