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5-10-27 11:25 访问量:26 信息来源: 南方日报
人文力也是生产力。当前,“人文经济学”成为区域竞争的新赛道,顺德以“文城互济、文经相融、因文善治、因文立名”为核心路径,掀起了一场全域性的发展模式革新。与此同时,各镇域立足自身产业禀赋与文化基因,以多元实践回答着“人文经济学如何落地生根”的全新命题。
以人文破局,谋产业蝶变
传统产业升级节奏滞后、新兴产业集群尚未成型、人文资源尚未转化为发展动能……作为中国首个千亿工业大镇,容桂对自身发展瓶颈的清醒剖析,正是顺德多个镇街面临的共性困境。
而这些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人文与经济关系的失衡:改革创新的人文传统淡化,“就制造业论制造业”的思维固化,文化与城市、产业未能形成互促共荣的合力。
对此,容桂以激活“产业人文力”为破局关键,规划通过西部战新区与东部高新区“双擎”联动,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在西部战新区,深挖新兴产业增长潜力,既要构建完整机器人产业链,也要拓展新能源领域,同时马冈岛聚焦生物医药赛道,打造“创新策源地”;在东部高新区,则筑牢传统产业升级阵地,夯实发展根基。
此外,容桂还启动“智造美学星探计划”,推动制造业从“功能导向”向“美学引领”跨越,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实现核心技术新突破。
同为制造业重镇,“家居五金之都”勒流选择将人文元素与美学设计融入产业升级全链条。具体举措包括深化与清华大学、季华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小家电、家居五金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与美学体验,培育“五金+智能家居”新业态;同时借鉴天太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的经验,通过产业赛事、项目合作培养“技术+人文”复合型人才,让顺德智造兼具“硬核实力”和“温度质感”。
在破解传统制造“同质化、低附加值”困局上,均安与杏坛也探索出差异化路径。均安以“均商回归”带动“均商升级”与新商招引,用高质量项目支撑发展;同时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探索“AI+”赋能数字化转型,并引导企业开展“文化+设计”创新。
杏坛让水乡文脉成为产业升级的“创意源泉”,让产业、产品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形成“以文兴产、以产促文”的闭环。
正如广东阅生活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麦兴鉴所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制造的终极竞争,不是比谁更便宜,而是比谁更有文化。”他将杏坛的岭南美学与文化底蕴注入家具研发,不仅帮助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更塑造了独特的品牌辨识度,这也成为顺德“人文赋能产业”的生动注脚。
从上述镇街的部署可见,它们突破传统制造困局的核心逻辑高度统一:跳出“就制造论制造”的固化思维,将人文基因深度嵌入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全链条,既以文化为制造“提温”,赋予产品情感与内涵;又以创新为产业“提速”,驱动技术与业态突破,最终实现人文与经济的互促共荣。
以人文提质,让城市更有魅力
大良作为顺德中心城区,以“人文与经济双翼齐飞”的姿态,从打造精致小城、产业智城、善治良城、文化名城四方面给出了大良答案,扛起“领头雁”责任。
一方面,推进佛山历史文化名城顺德大良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老旧小区改造,“宝华漫巷”“名扬里”等项目复刻岭南繁华,以街区活化、习俗复兴等为抓手,将文化资源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传承”。
产业端的人文赋能同样精彩:格米莱把艺术设计搬进家电生产,万家乐靠技术创新造出十五运会火炬,赛意信息研发中心、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接连落地,大良正为“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注入更多人文温度。
乐从则通过《乐从镇人文经济融合发展战略蓝图(2025—2028)》,首次明确“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核心理念,计划通过理念、业态、模式、场景“四大创新”,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转化。
其中,六大核心战略各有侧重:佛山新城聚焦“人文商旅融创”,打造流量心脏与示范极核;传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分别推进“人文赋能焕新”“人文筑基提质”;城市空间践行“人文产城共生”;城市品牌发力“文旅打造与传播”,构建“乐从文化IP”体系;国资牵头“文产双兴”,以历史文脉与数字创意推动文化繁荣、产业振兴。
伦教则聚焦“从制造重镇到人文产城融合体”的转型目标,以“环境筑基、新质驱动、人文赋能”重塑发展逻辑。产业布局上,依托西部世龙数智产业园、中部双智产业园和东部黄金珠宝创新生态城“三核驱动”协同发力,推动“黄金珠宝+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融合跃升。
与此同时,城南片区借映月湿地公园、盈月运动公园建设,实现“产业园高品质配套区”与“三生融合示范区”的转型;文旅活化上,以“百里芳华”为线,将散落的历史建筑、非遗技艺打包成“文旅盲盒”,树立云米科技等“人文匠心企业”标杆,让产业升级与人文传承同频共振。
人文鼎盛和经济繁荣,历来是互相促进、交相辉映的关系。从城区到镇村,从产业升级到空间焕新,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顺德用全域性的实践证明:践行人文经济学不是偶然选择,而是在发展关键期对“如何突破瓶颈、延续辉煌”的深刻回应,将为高质量发展找到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链接
壮大村域经济
“破局有道”
落实人文经济学,顺德多镇街将探索村域经济壮大新路径。勒流提出,聚力建设龙眼“龙文化村”,深耕“龙眼点睛”非遗IP,开发“龙腾勒流”文创产品;依托黄连古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资源,打造古村文化体验新场景。
容桂通过村居自建园区、创新租赁模式、发展村办文旅等举措持续发展村域经济。大良则在21个社区(村)探索治理新模式,如升平社区引育人才、复兴鱼灯会、打造研学路线,实现人居环境与人文经济互促共融,彰显文化赋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