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文化体育 >“关帝出游”百年民俗何以触动人心?

“关帝出游”百年民俗何以触动人心?

加入时间:2025-10-27 10:20    访问量:2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顺德均安“关帝侯王出游”宫日当天,线上直播浏览量超148万,现场更是人山人海;一条“施比受更有福”的短视频,让天南地北的网友看见“顺德人的热情好客”;一场慈善晚宴,筹得超60万元善款,医护、教师、环卫等行业代表均是座上客。

  回归最传统的民俗味,展现最温暖的人情味,这次,均安再度火出圈。

  从白天到黑夜,从线上到线下,一场传承超过170年的民俗盛事,如何穿越时空,激起众多的涟漪?答案或许就藏在“人文均安”这四个字里。

  全城参与,办一场民俗盛事

  对于均安人来说,关帝侯王出游,是比过年还要热闹的日子。

  这是一年一度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隆重仪式,就连港澳的乡亲、远在海外的侨胞都会专程回乡参与。从农历九月初四这天开始,全镇的人都会凝聚在一起,共同感恩、祈福、庆祝,持续整整十七天。

  长达十七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场流动的非遗盛宴。

  就在1024日,起宫日当天,在响亮的鞭炮声中,罗伞、彩旗簇拥着“关帝”“侯王”两座庄严銮舆,从三华帝王古庙而出,八音锣鼓队、仪仗队等紧跟其后,敲着锣鼓,奏着音乐,巡乡游村。

  在阳光的照耀下,可见百年銮舆精雕细琢的工艺、粤绣罗伞上“百鸟朝凤”“八仙过海”等精美的刺绣图样。当高亢的唢呐吹起,铿锵的锣鼓响起,岭南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也随即被唤醒。

  让这场非遗盛宴流动起来的,是一支红黄交织的巡游队伍。

  据参与的年长者说,巡游经过的村都会有人参与。但如果要说一个准确的参与人数,回答只能是:这支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在均安,关帝侯王出游,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

  在巡游过程中,你能看见年长者负责张罗,将厚重的历史细细讲述;年轻一代肩扛銮舆,稳稳地承托传统;孩童融入其间,用好奇的目光,伸出小手,触摸百年文化脉搏。

  是什么能让老、中、青、少四代接力?是共同的信仰和乡情,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稳步前进。

  00后”聂家振从七八岁开始学习打锣,那之后他几乎没有缺席过每年的出游,跟在长辈的身后,他自觉有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他的打锣声中回响,绵延不息。

  今年的巡游中,有一个细节是,当巡游队伍行进至均安中心小学时,巡游队员手持彩旗罗伞,在孩子们头顶轻盈旋转——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寓意着将福泽与文脉传递给下一代。

  人情味浓,见一座人文之城

  今年的关帝侯王出游,最出圈的,莫过于均安的人情味。

  在巡游队伍来到之前,家家户户已经摆好了案桌,准备好饮料瓜果、吉利红包,以最淳朴的方式表达对銮舆的敬意与对宾客的欢迎。不论是巡游队伍的成员,还是过路的市民游客,均安街坊都给予热情回应,招呼着大家喝茶、吃水果。

  在短视频中,这温情的一幕,立马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情点赞。当一条不到40秒的“施比受更有福”的短视频,在一天之内得到了过万的点赞、转发,当网友们发出“活动在哪里”“还能参加吗?的疑问时,均安借由这场百年民俗打开的窗口,让外面的人看见了这座别具温情的小城。

  原本祈望抵御洪水之举,在今天延伸出更深刻的人文表达——让更多人在参与中、在见证里接受“顺风顺水、万事均安”的美好祝福。

  均安的温情还不止于此。今年的关帝侯王出游,均安特意在李小龙乐园举办首届慈善晚宴,在筵开90席中,不仅有认购的群众,还有医护、教师、环卫等行业的代表,大家共享着融合关帝文化与吉祥寓意的菜品,收获“舌尖上的祝福”。

  现场更有爱心企业、群众慷慨解囊,将“忠义”精神转化为服务社区、造福乡梓的实际行动,把对民俗文化的支持,变成了实在的民生福祉。

  晚宴上的一些巧思,更是彰显了均安的人文底蕴:武术表演《武魂起鸿运·忠义震乾坤》气势磅礴,点燃李小龙故里的武脉豪情;均安职校《创意牛仔服走秀》展现非遗设计与时尚潮流的碰撞火花;陶艺、藤编、漆扇、糖画等手作体验,营造出“可赏、可玩、可带走”的文化消费场景。

  把一场百年民俗盛事办成全方位的文化展示,持续的人文输出,是均安深入实践人文经济学,推动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强力实践。

  当文化流量变为发展增量,当地域特色成为发展亮色,均安要打造一座留得住文脉、聚得拢人气、兴得起产业的岭南文化精致小城,这不再是口号,而是可预见的未来。

  1024日至119日,均安邀请广大市民游客,走进这座“有底蕴、有活力、有传承”的精致小城,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人文场景中,感受“顺风顺水,万事均安”的美好祝愿。

  如果爱上均安需要一个理由,不妨从这场百年民俗开始。

上一条:多元艺术点亮秋夜

下一条:容桂锦鲤“游”进大银幕影视镜头为何偏爱顺德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