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文化体育 >打造“演艺之城”,顺德有何底气?

打造“演艺之城”,顺德有何底气?

加入时间:2025-10-23 11:17    访问量:45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数读  

  2025年全年,已批核的营业性演出9486场,同比2024年全年4602场,增长超100%。其中大型演出72场,同比202450场,增长29%

  2024年,观演人数一举突破70万大关,增幅高达40%

  2023年,顺德举办大型演出241场,吸引观众超过50万人次;

  刚刚过去的周末,当陈慧琳Season 2”演唱会在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激情开唱,万人同唱《记事本》、沉浸式舞台点亮“花花宇宙”,这不仅是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更是顺德打造“演艺之城”的生动缩影。

  实际上,不单只陈慧琳,近年来,越来越多演艺大咖与品质内容接连落地顺德,背后支撑的,是这座城市日益完善的演艺配套与蓬勃的消费潜力。而梳理顺德演艺生态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从大型演唱会的火爆,到小剧场的百花齐放,再到恒常性文艺表演的滋养,顺德正以开放的姿态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示着其打造“演艺之城”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演出经济井喷

  现象级增长印证区域辐射力

  过去两年,顺德演艺市场呈现爆发式的增长。2023年,全区举办大型演出241场,吸引观众超过50万人次;而到2024年,观演人数一举突破70万大关,增幅高达40%2025年全年,已批核的营业性演出9486场,同比2024年全年4602场,增长超100%。其中大型演出72场,同比202450场,增长29%。这一组数字背后,是顺德作为区域文化消费中心的强大磁力。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占据核心演艺资源的前提下,顺德何以展现出强大的“磁场效应”,在湾区演艺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顺德演艺旗舰场馆的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其发展轨迹颇具代表性:2023年共举办25场活动,其中演出16场;2024年迅速攀升至48场,演出占比大幅提高至39场;2025年目前已排期的演出已达50场,且全部为演出项目。三年间,该场馆的演出场次实现翻倍增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最活跃的演出阵地之一。

  观众来源的构成,更凸显了顺德的区域辐射力。数据显示,平均来看,观众中佛山市内约占20%,省内其他城市高达50%,省外观众也占到30%。具体到个体项目,如陈奕迅演唱会,本地观众占21.39%,省内(不含佛山)观众高达57.53%,显示出对珠三角核心人群的强大吸引力;而像赵雷这类更具文艺气质的演出,省外观众比例飙升至80.27%,证明顺德作为新兴演艺目的地已能触达全国范围的特定乐迷群体。

  在演艺市场持续升温的同时,消费能力同样不容小觑。演出场均观众数量,三面台约1.1万人,四面台约1.4万人。门票均价约900元,部分顶级热门项目如陈奕迅、张学友等演唱会,门票均价可达1900元左右。高票价与高上座率并行,印证了市场对高品质演艺内容的强烈需求与消费意愿。

  从大型场馆到小微剧场

  演艺生态日趋立体完善

  打造“演艺之城”,不仅需要旗舰场馆的引领,更需要多层次、多元化演艺空间的支撑。

  除了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世纪莲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持续满负荷运营外,一批新兴小剧场与Livehouse正在顺德迅速崛起。譬如,ALSOLIVEPIP喜剧院、探秀、琼花戏楼、拾叁唐Live show等空间,作为“毛细血管”网络,这些小微剧场各具特色,与大型场馆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顺德丰富多元、层次分明的演艺生态。

  在北滘,ALSOLIVE凭借其前沿的音乐设备与独特的空间设计,吸引了众多独立音乐人和小众乐队前来演出,成为年轻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在乐从,探秀则专注于沉浸式戏剧表演,通过精心打造的场景与互动环节,让观众深度参与到剧情之中,带来前所未有的观演感受;在大良,琼花戏楼作为传统戏曲的传承阵地,定期举办粤剧、折子戏等经典剧目演出,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PIP喜剧院落户顺德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以“詹家班”喜剧人才孵化基地的形式,由香港喜剧大师詹瑞文主导,致力于精品剧目创排与粤港澳喜剧文化交流。其推出的培训计划面向大湾区招募新人,实现了从艺人挖掘、培养到签约发展的全链条运作,为顺德本地喜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专业动能。“我们希望从顺德出发,把大湾区的笑声传向全球。”詹瑞文说。

  与此同时,已投入使用的德胜体育中心也即将成为演艺新地标,其演艺场馆拥有先进的声光电设备和超大容纳空间,未来可承接各类大型文艺演出、音乐会、舞台剧等,进一步丰富顺德的演艺类型和规模。而周边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也将为观众观演提供极大便利,吸引更多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观众前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中的大湾区国际音乐中心项目也将为顺德演艺的宏伟蓝图增添靓丽一笔。该项目计划分三期投入8亿元,在德胜体育中心以东建设集烟花燃放、演艺表演、度假景区、产业园区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其中,岭南文化烟花情景剧场秀、国际音乐中心、音乐创意园等板块,将极大丰富顺德演艺的产品维度和体验深度。

  从大型场馆的震撼视听盛宴,到小微剧场的精致文化体验,从流行音乐到传统戏曲,从沉浸式演出到精品喜剧,顺德正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演艺供给,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为打造“演艺之城”奠定坚实基础。

  恒常活动持续深耕

  艺术浸润城乡肌理

  “演艺之城”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更依赖于植根本土、常态化的艺术实践和内容深耕。凭借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特别是粤剧,顺德在演艺领域独树一帜。在全区各镇街,一系列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品牌活动,正持续为这座城市输送艺术养分。

  “万家灯火万家弦”第四届顺德粤剧曲艺荟,首次实现顺峰山公园、清晖园与岭南和园的“三园联动”,连续18个周末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粤剧折子戏、曲艺专场、少儿戏曲等演出,让传统戏曲在现代公园中焕发新生。

  金秋时节,“农商银行之夜”2025金秋粤剧巡演活动也如约而至,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折子戏专场、粤剧戏曲综合晚会等多种形式文艺巡演将走进全区各镇街村(居),为广大群众带来15场视听盛宴。

  “碧玉雅集・声绘乡祠”村居艺术融合沙龙,则推动“艺术家到村居去”,将旧祠堂变为长期艺术驻点。箫遥游、大音琴箫、太朴传音等音乐品牌借此扎根村居,定期举办音乐会,实现了高雅艺术与乡土文化的巧妙融合,以艺术活力滋养乡村,带动文旅发展。

  即将到来的“水韵乐章·畅享顺德”滨河音乐Liveshow,计划从202511月持续至20265月,在滨河景观带、潮流商圈轮番上演不少于6场音乐盛宴。其强调全民参与、氛围营造与年轻化业态引入,旨在打造一场持续半年的城市音乐嘉年华。

  这些根植本土的文化活动,让艺术跳出殿堂,真正融入市民生活日常,形成了与大型演唱会交相辉映、滋养城乡的丰满演艺生态。

  巨星云集排期频密

  演艺动能持续释放

  2025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演艺经济、影视产业,打造“演艺之城”品牌,拓展与影视龙头企业合作,策划制作系列影视、综艺节目,利用演艺场馆开展精准引流、推流。

  根据已公布的排期,从202510月至2026年初,顺德演艺市场将持续高能。陈小春、李宗盛、林子祥&叶蒨文、张靓颖、张杰、王心凌、王力宏、张韶涵等华语乐坛重量级歌手将相继登场,涵盖了经典、流行、摇滚、民谣等多种音乐风格,几乎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大咖。这份密集的演出排期表,既是市场对顺德演艺环境投下的信任票,也是顺德“演艺之城”品牌号召力的最直接体现。

  此外,顺德还巧妙地将“演艺”与“美食”两大IP结合,让品美食、看演出也成为吸引各地观众的独特“CP”,形成“为一场秀,赴一座城”的消费新模式。不少游客专门为了一场心仪的演出奔赴顺德,在欣赏精彩表演之余,还能品尝地道的顺德美食,如双皮奶、均安蒸猪、顺德鱼生等。这种“演艺+美食”的文旅融合模式,不仅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更提升了消费体验的丰富度,让顺德在众多演艺目的地中脱颖而出。

  当一场场演出成为城市常态、一个个空间被艺术点亮、一批批观众因文化而奔赴顺德,这座城市正全力书写从制造名城到文化演艺热土的新篇章。

上一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赛事圆满顺利举办

下一条:顺德为“重情轻礼”婚俗新风赋予有形载体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