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政务信息 >顺德发布“课程·课堂·作业”三大改革行动方案

顺德发布“课程·课堂·作业”三大改革行动方案

加入时间:2025-10-17 11:46    访问量:80    信息来源: 佛山日报

       10月11日,2025年顺德区“课程·课堂·作业”三大改革行动方案发布会暨“卓越课堂”展示活动在顺德一中西南学校举行。顺德区教育局指导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印发《顺德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课堂·作业”三大改革行动方案(2025-2028年)(试行稿)》,全面启动以课程优化、课堂提质、作业增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系统改革,推动顺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方案指出,到2028年,建设课程课改共建基地和种子学校,打造不少于30个有顺德特色的课程品牌;区域内呈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局面;持续深化“卓越课堂”建设,制定符合顺德实际的“卓越课堂”评价标准(2.0版),并打造一批代表顺德“卓越课堂”水平的标杆课例,覆盖全学段全学科;深化顺德“好作业”行动,制定顺德“卓越作业”评价标准,编制顺德区学科优秀作业指南。助力建设“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现代化教育强区。
  课程改革:构建“规范+特色”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方面,深化学校思政工作、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和健全课程实施监测。重点推进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强化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明确劳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推动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各镇街教研中心将积极探索“国家课程结合化、地方课程专题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学科课程结构化”的实施路径,强化九年一贯统筹规划。
  同时,依托“课程与教学改革共建基地”和“种子学校”,顺德将深化教研共同体建设,推动高校、教研机构与中小学协同开发课程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课程改革标杆,力争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中取得突破。
  为保障课程实施质量,顺德还将建立“四方联动、纵横连线”的区域联合教研体系,健全课程实施监测机制,对课程执行情况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全过程跟踪与反馈。
  课堂改革:打造“双融·四优”卓越课堂新样态
  课堂改革以“参与、收获、成长”为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等重点难点,推动教学方式转型。顺德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定《“双融·四优”卓越课堂评价标准》,并开展系列教学展示与评比活动,构建“一标十范多模N样式”的课堂新生态。
  此外,顺德将强化教师“三新”(新方案、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推动“做中学”“悟中学”的教学实践,倡导大单元教学、真实情境设计,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也将融入课堂,助力实现精准教学与个性化辅导。
  作业改革:推进卓越作业体系,巩固“双减”成效
  作业改革以“整体性、梯度性、多元性”为原则,致力于实现“减负提质”。通过建立区、镇、校“三级联动”作业审核与预警机制,严控作业总量,并将其纳入学校评价体系。
  顺德将研制“卓越作业”标准,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与层次性,鼓励项目化、跨学科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作业评价也将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与动机。
  据悉,顺德区通过系统化、结构化、持续性的教育改革,正全力构建“课程引领、课堂提质、作业增效”三位一体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上一条:顺德勒流: 建设“三院一所一中心”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条:顺德区企业增资扩产暨“顺企回家”对接会举行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