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经济金融 >城网视点:顺德何以叩开游艇经济大门?

城网视点:顺德何以叩开游艇经济大门?

加入时间:2025-09-28 08:18    访问量:67    信息来源: 顺德城市网

  梁云

  当波兰投资贸易局携全球知名双体游艇品牌Sunreef等组成的“产业天团”近日登录顺德,这场跨越国界的产业探秘,不仅是对顺德制造底蕴的认可,更预示着这座水乡之城在“蓝色经济”赛道上的全新突破。从区委书记带队赴沪招商到国际资源主动上门,顺德布局游艇产业的系列动作背后,是其独特的发展基因与精准的战略考量。

  底气何在?

  顺德涉足游艇产业绝非偶然,而是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政策机遇的必然选择,三大核心优势构成了其入局的坚实底气。

  制造业生态链的全维支撑,是顺德最核心的竞争力。

  作为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的“中国制造业第一区”,顺德手握“家电之都”“涂料之乡”等多张国家级产业名片,在家电、五金、机械装备、高端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密不透风的产业生态链。这种优势正完美适配游艇产业的多元化需求:大自然家居研发的“海洋板”可直接用于游艇内饰面板,悍高集团的高端五金能匹配船舶精密结构需求,银河兰晶的照明方案可满足舱体特殊光影需求,而艾凯控股的便携制冷技术与游艇舱体装备高度协同。

  更难得的是,顺德已培育出晨希船舶、宝丽船艇等本土船艇企业,前者具备多材料船舶研发制造能力,后者拥有7项船舶相关专利并承接海关缉私艇维修业务,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船制造的基础产能。

  天赋异禀的水域与区位条件,构成了发展的天然基底。

  顺德因水而兴,通航河流纵横交错,黄金水道通江达海,而容桂洪奇门水道沿岸地块毗邻珠江口出海口,非主航道属性兼具安全性与便利性,天然水深条件更便于游艇停泊作业,成为规划游艇制造产业园的理想选址。更关键的是,顺德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30分钟可达广佛核心区、90分钟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这片区域聚集的高净值人群构成了游艇消费的潜在市场,Sunreef亚太区总裁直言“看好顺德的市场潜力”便印证了这一点。

  政策红利与政府行动力,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广东省《推动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2027年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的目标,为顺德提供了省级政策背书。顺德自身更展现出“抢跑”姿态:区委书记带队赴上海对接外高桥造船,推动泛家居产业融入高端船舶供应链;加速推进德胜河片区、佛山游艇湾等重点项目,构建“游艇+演艺”“游艇+体育”等多元场景,政企联动的高效机制让产业落地有了坚实保障。

  路在何方?

  深处珠三角区域,很多城市都有游艇产业,顺德如何走差异化道路?依托自身优势,顺德要以“智造+文旅”为双引擎,构建独具特色的游艇产业发展路径,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

  以制造升级为内核,打造国产化替代高地。

  顺德并未简单复制传统游艇制造模式,而是聚焦“电动化、智能化、高性能”三大方向实现突破。在容桂高标准规划建设的游艇制造产业园,将重点攻克游艇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借助本地机器人产业优势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游艇领域的应用。同时,顺德可深化“泛家居+游艇”的跨界融合,将家电智能控制、高端内饰设计等优势产业资源注入游艇制造,此前与上海外高桥造船达成的泛家居配套合作意向,正是这一思路的实践探索。更值得关注的是,依托佛山氢能产业基础,顺德可抢占新能源游艇赛道,探索氢燃料发动机在游艇领域的应用,以绿色动力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激活消费市场潜能。

  顺德要打破“游艇即奢侈品”的固有认知,通过场景创新让游艇经济触达更广泛群体。在龙江甘竹溪文旅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潮玩基地规划引入游艇会码头,提供租赁、培训、婚礼服务等一站式体验。这种“游艇+文旅”的融合模式,既可以串联起顺德的水乡风情、美食文化等特色资源,也能通过“游艇+会展”“游艇+团建”等多元场景培育消费市场。随着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推进,顺德更可成为港澳游艇进入珠三角腹地的重要节点,打通跨境消费链路。

  以国际合作为跳板,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此次Sunreef等国际品牌的到访,为顺德引入高端技术与品牌资源提供了契机。顺德可通过技术合作、合资建厂等方式,快速提升高端游艇设计与制造能力,同时借助波兰投资贸易局的资源链接欧洲游艇产业集群。对内则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围绕研发设计、维修保养、金融服务等薄弱环节补链强链,目标构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

  如何避坑?

  在抢占游艇经济蓝海的过程中,顺德仍需警惕发展陷阱,把握三大关键维度。

  基础设施建设需避免“重速度轻质量”。

  游艇产业对码头泊位、航道疏浚、配套服务的要求远超普通航运,规划需充分论证岸线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避免盲目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应同步推进游艇补给、维修保养、通关检疫等配套设施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打造智能化marina(游艇码头),破解“有船无港、有港无服”的困境。

  政策创新需破解“制度性瓶颈”。

  当前游艇登记、航行审批、驾照互认等政策仍存在区域壁垒,顺德需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创新试点,争取在游艇临时入境、水域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针对本土企业,可参照机器人产业扶持模式,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并推出土地供应、税收优惠等精准政策,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人才与生态需守住“发展底线”。

  游艇产业涵盖设计、制造、运营等多领域专业人才,顺德虽有制造业技工基础,但高端船舶设计师、游艇运营管理人才仍存在缺口,需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与专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水乡生态是顺德的根脉,发展游艇产业必须严守环保红线,推广新能源动力、可降解材料等绿色技术,确保“黄金水道”既产黄金又保清澈。

  入局游艇产业,顺德的转型探索不仅是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更为制造业城市跨界发展提供了样本。当万亿制造底蕴邂逅数百公里黄金水道,当开放合作姿态对接全球产业资源,顺德有望在游艇经济的蓝海中,驶出一条“智造为核、文旅为翼、生态为基”的特色航线。

上一条:顺德企业霸榜佛山六大榜单,制造业与创新力领跑全市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