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教育再印发引领性工作指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3条!
加入时间:2025-09-23 11:38 访问量:132 信息来源: 顺德城市网
9月22日,顺德区龙江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工作措施》,共推出了13条实实在在的措施,指引学校做好学生身心健康工作。
此前,龙江镇发布“九严禁”“开展课间15分钟试点”“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学校和教师减负”等工作指引后,龙江教育得到了良性的向上发展。
该措施是在北京发布身心健康二十条发布后龙江镇再次印发的重要工作指引,旨在回应当下教育需求,指引教育方向,解决学生身心健康工作的困境。
龙江镇教育办关于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工作措施
为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佛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龙江“九严禁”,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13条工作措施,请各中小学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强化“五育”融合,夯实学生全面发展基础
1. 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强化阅读活动育人功能。利用教室、走廊、校园等空间,设置读书角、放置图书架、开设书报亭,方便学生阅读。广泛开展读书征文、课本剧展演、经典诵读、诗词大赛、好书推荐等多样化推广阅读活动,着力营造良好读书氛围。严格落实课外阅读时长要求,小学生每日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初中生每日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强化体育教学与锻炼,提升学生体能水平。坚决落实每日一节体育课制度,切实保障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总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建立完善“全员参与、全员竞赛”机制,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年级、校级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热情。
3.构建美育展示平台,践行美育润心。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校艺术展演机制,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和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美育成果展演展示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书法、摄影、手工制作等。
4.完善劳动实践体系,发挥劳动育人效能。各校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学校劳动清单”,指导家长制定“家庭劳动清单”,将教室、功能场馆、公共区域的日常清洁整理纳入学生劳动任务,实现“人人动手、天天劳动”,培养良好劳动习惯。
5.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加强个性化关怀指导。以班级为单位,由科任教师担任学生成长导师,全面关注结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与心理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拓展社团活动与交流,创设学生交流环境。鼓励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常态化开展社团交流、展示、竞赛活动。倡导建立班级学习小组,营造互助合作氛围,有效提升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二、深化家校社协同,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7.拓展研学实践路径,厚植家国情怀。持续完善“一根管、一颗果、一块木”特色研学体系,深入推动“发现龙江—发现顺德—发现佛山—发现大湾区”研学活动开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8.优化心理健康服务,营造积极心理环境。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宣传,可采用更具有亲和力和发展性的名称,如成长驿站、心灵加油站、健康成长中心等,定期开展贴近学生的心理主题活动,提高设施利用率和学生参与度。鼓励在校园公共区域设立心理角、互动墙、减压装置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载体。
9.改善校园餐饮质量,培育健康饮食文化。持续抓好“舌尖上的健康”,完善膳食委员会制度,进一步优化就餐环境,科学配餐,提升营养品质。加强学生饮食健康教育,塑造文明、健康的校园餐饮文化。
10. 创新家长会新模式,增强家校合作实效。变革传统家长会形式,建立以班级为单位、问题为导向、家长为主体、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的新型家长会制度,积极通过案例教学、家长沙龙、互动交流、亲子活动等形式,切实提高家校共育效果。
11.落实精准家访制度,加强重点群体关怀。对涉及特殊家庭、行为异常、情绪突变、学业困难、社交障碍、生活变故等六类情况的学生,严格落实“六必访”制度,及时进行关爱干预。
12.严格手机与电子产品管理,减少非必要使用。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加强宣传教育和校规约束。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陪伴孩子时使用电子产品。严格控制教学环节电子产品使用,非必要不布置电子作业,必要情况下学生每日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总课时30%,倡导“板书为主、屏幕为辅”的教学方式。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对超标使用情况进行提醒整改。
13.推进医校深度融合,提升健康保障水平。与卫生健康部门深入融合,协同做好学生“五病筛查”及后续干预治疗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管理和服务机制。
请各学校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镇教育办将加强督导检查,并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成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