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城建市政 >布局“新智造” 迎来“绿富美”

布局“新智造” 迎来“绿富美”

加入时间:2025-09-19 11:29    访问量:207    信息来源: 佛山日报

       在“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推动下,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乐从上华村,紧紧围绕“集体共富型”发展定位,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生动诠释了“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蝶变的力量。
  环境:从“脏乱差”到“生态美”的逆袭
  “以前河涌的水又黑又臭,路过都得捂着鼻子,哪敢像现在这样悠闲地散步!” 乐从镇上华村党委书记曾剑雄站在干净整洁的滨水步道上,望着清澈见底、游鱼嬉戏的细海涌,不禁感慨。
  2000年前后,陶瓷产业以及周边家具厂的蓬勃发展,虽给上华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却也让村庄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陶瓷厂的烟囱整日冒着黑烟,粉尘四处飘散,村民们晾晒的衣物很快就会蒙上一层灰,门窗都不敢轻易打开。
  2016年,上华村党委下定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启动“拆厂搬迁”升级行动。消息一出,反对声此起彼伏。有村民曾坚决反对:“陶瓷厂是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拆了厂怎么办,一家人吃什么?”
  村干部和党员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还组织村民到环境优美的村居参观考察,坚定了大家建设现代社区的决心。直至2017年,共5家陶瓷厂全部搬迁。
  上华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乘势而上,投入超过1800万元,大力开展内河涌淤泥清理、污水管网铺设工作,并在岸边精心种植水杉、美人蕉等植物。不少村民积极参与到清淤工作中,居民黄伯说:“虽然累,但一想到以后村子能变好,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2021年第三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评比中,上华村获第一名;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上华村多次在顺德区农村人居环境评比中获评“红榜村”。
  如今,漫步上华村,30多个“四小园”错落分布在街巷之中,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滨水步道上,老人带着孩子悠闲散步,年轻人骑着自行车穿梭其中,曾经的“污染重灾区”已成功蜕变为村民的“休闲乐园”。
  产业:从“单一粗放”到“多元高效”的跨越
  “2008年,村集体收入才800多万元,到2024年已经涨到3679万元,每股分红也达到了5900元,比去年多了740元!”上华村党委副书记陈辉满告诉记者,“这些增长主要来自产业园、村物业和‘美丽田园’项目,现在村里的发展动力十足!”
  曾经,上华村的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租地和传统陶瓷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在“百千万工程”的政策支持下,上华村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之路,将目光投向智能制造产业。
  2020年下半年,总投资超10亿元的上华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产业园由美的置业集团与区镇国资合作打造,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村民陈生就是产业转型的受益者。“以前在外地打工,月薪5000多元,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陈生说道,“村里建了产业园,我马上回来应聘,现在月薪6000元以上,每天都能陪在爸妈身边,真的很满足。”
  民生:从“基础薄弱”到“品质生活”的提升
  “以前幼儿园操场是水泥地,孩子摔一跤就容易受伤;现在不仅铺了塑胶,还有新舞台,孩子每天都盼着去幼儿园。”家长王女士对幼儿园的变化赞不绝口。上华幼儿园建于1997年,过去长期由私人承包,设施陈旧落后。
  2024年2月,村委会收回幼儿园管理权,投入30多万元进行改造,还获得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35.7万元的资助。改造后的幼儿园焕然一新,不仅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还积极举办开笔礼、重阳节敬老等特色活动。
  在养老服务方面,上华村同样不遗余力。如今,老人服务中心每个季度都为村里的长者举办生日会。78岁的梁婆婆几乎每次都参加:“有蛋糕、有节目,还有社工陪我们聊天,比在家热闹多了。”她还记得上次生日会上,小朋友们为她唱《生日快乐》,那一刻,她感动得热泪盈眶。2024年,村里开展的膳斋活动服务老人超500人次,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亲如一家。
  上华村还秉持“共享”理念,党建馆、智能图书馆、党群文化广场全部免费开放。2023年,村里承办了乐从镇拔河决赛、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前来参与。如今的上华村,环境优美、收入提高、文化生活丰富,村民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上华村的华丽蜕变,是“百千万工程”在佛山乡村的生动实践。未来,上华村将继续推进农民公寓建设、商住地开发,向着“全域和美、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持续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上一条:伦教羊额村生动践行人文与经济交融共兴

下一条:陈村勒竹社区泥路变坦途!美岸工程获居民点赞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