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顺德首家“带呼吸机进高压氧舱”技术落地和祐医院

顺德首家“带呼吸机进高压氧舱”技术落地和祐医院

加入时间:2025-09-17 10:36    访问量:214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9月12日上午11时许,在和祐医院的高压氧舱,数名患者完成了“戴着呼吸机进舱”的高压氧昏迷促醒治疗后有序出舱,安返病房。记者了解到,自7月中旬起,和祐医院开始探索并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新模式,并成为顺德首家开展带呼吸机做高压氧治疗的医疗机构。这一突破,意味着即使是需要呼吸机支持的急危重症患者,也能在早期接受高压氧治疗,抓住康复治疗的“黄金窗口”,获得更好的预后。目前,和祐医院已成功完成多例带机患者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综合治疗
  助昏迷患者重获意识
  今年7月16日,曾先生晨跑时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送医,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8月15日,曾先生在实施心脏介入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依赖IABP维持循环,于8月21日转入和祐医院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和祐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超告诉记者,曾先生入院时生命体征极不平稳,须依赖IABP及大剂量升压药维持血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处于睁眼昏迷状态,病情十分危重。和祐ICU团队完善各项检查评估,每日通过床旁超声密切监测患者心功能变化。在循环初步稳定后,团队果断把握治疗时机,于8月25日成功撤离IABP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启动了在呼吸机辅助下的高压氧昏迷促醒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呼吸康复训练、肢体康复训练、神经调控治疗、中医康复促醒等个体化治疗方案。
  经过系统治疗,曾先生情况持续好转。8月31日,他成功脱离呼吸机,意识状态明显改善,从入院时的睁眼昏迷状态到最小意识状态,再到目前的间断清醒,能够与家人进行眼神及肢体交流。
  曾先生正是和祐医院开展“带呼吸机进舱”高压氧昏迷促醒技术,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的受益者。徐超指出,针对此类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和祐医院汇聚了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呼吸治疗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力量,为昏迷患者打造个体化的综合促醒方案,能更全面地应对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效提升患者的促醒率与预后改善情况。
  “带呼吸机进舱”技术
  填补地区相关医疗空白
  在ICU,不少患者因严重脑损伤、缺血缺氧,陷入“昏迷”状态,特别是对于急性脑损伤的患者,如何更多地争取宝贵的复苏时间,是医疗团队面临的巨大挑战,高压氧治疗(HBO)作为重要的辅助疗法,日益彰显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过去因呼吸机无法进高压氧舱,这类患者一直难以受益。
  “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高压氧治疗主要面对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由于需要配备高压氧舱专用的呼吸机,费用较高,同时缺少专业的陪舱人员,使得脑损伤急性期呼吸机支持患者难以进行高压氧治疗。”徐超介绍,目前和祐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定制了适配高压氧舱环境的呼吸机设备,配备了24位三舱七门大型氧舱群,可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全程呼吸支持,实现了生命支持设备与高压氧治疗的无缝对接。
  和祐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主管技师任宇基补充道,中心配备了重症医护人员“一对一”陪舱,呼吸治疗团队需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舱内环境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能更大限度地确保治疗安全,“这正是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所在。”任宇基说。
  哪些患者适合接受高压氧治疗?徐超介绍,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后脑缺氧、重度脑外伤、一氧化碳等中毒所致脑损伤、脑出血或脑梗死后长期昏迷,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数据显示,早期接受高压氧干预的患者中,约77%患者身体机能获得显著改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和祐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已面向社会开放接诊,“以往佛山部分昏迷患者需前往外地接受类似治疗,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治疗。”徐超表示,气管插管/呼吸机依赖且意识障碍、颅脑损伤术后昏迷,以及伴有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后遗症的依赖呼吸机患者可以从治疗中明显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支持24小时家属陪护,还提供由重症医护执行的院外危重患者转运服务,配备专业监护型救护车,切实保证患者转运途中安全。

上一条:全国殊荣!龙江医院人文案例获奖,叙事建设受肯定

下一条:高难脊柱“翻修” 助力腰腿康健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