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精准服务促技改 五项数据创新高

精准服务促技改 五项数据创新高

加入时间:2025-09-08 14:14    访问量:13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从开始备案到申报验收,每个细节的注意事项,顺德区政府都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指引和帮助。”科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林涛在企业成功进入省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项目库后,对政府部门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谢。
       这家深耕定制家居领域的企业,在提交项目材料时出现资料缺失。区经促局发现后,第一时间联动市区镇三级力量,赴企业召开现场协调会,通过“政策解读+材料补正+技术指导”的组合服务,最终助力企业顺利通过完工评价。
       科凡家居的案例,不仅是顺德以精准服务破解企业技改难题、以政策赋能推动制造业升级的生动缩影,更折射出这座城市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的坚定追求。
       技改成果“五个创新高”
        彰显制造业强区标杆实力
       在日前公示完毕的佛山市省、市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项目库名单中,顺德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答卷——项目通过率、入选项目数、入选项目全市占比、项目投资规模、奖补金额五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以实打实的产业实绩,凸显“制造业强区”的底气。
       数据显示,顺德共有45个项目入选省级项目库,同比增长25%,占全市总量的47%,创五年来最高水平;入选项目设备购置金额达15.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创近五年新高,占全市的半壁江山。其中,顺德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展现出绝对优势:不仅包揽全市仅有的2个超亿元设备购置项目,更以6个设备购置金额超5000万元项目占据全市数量中46%的份额,充分彰显了顺德作为全市制造业龙头的引领地位和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按15%奖补比例及单个项目1500万元的奖补上限测算,顺德预计获得超2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奖补规模达近五年峰值。
       这份成绩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更显分量。面对复杂经济形势与产业变革,顺德过去几年以“制造业强区”担当主动作为,凭借技改项目的规模跃升与质量提升,既激活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活力,又培育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不仅为全市工业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实现稳中有进提供关键支撑,更成为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标杆。
       技术改造绝非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制造业应对全球产业竞争、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目前,技改已成为各级政策推动的重要方向。国家层面将“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纳入战略部署,明确通过技改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广东出台《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佛山同步发布《佛山市推进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措施》。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层层递进,既为企业技改注入“真金白银”的动力,更传递出清晰导向:技改是企业实现“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筑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这一点,在顺德企业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科凡家居通过技改实现在大规模定制行业的数字化生产,订单数据自动拆解、全工序自动化,板材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单批次生产换型时间从半小时缩短至15分钟。广东德弘重工有限公司的板式家具数控加工装备生产线扩产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凭借高技术含量有效带动了制造升级,不仅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技术水平更达到国际领先。“项目成功入库,不仅为企业带来资金支持,更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这将极大增强客户信心,进一步促进销售增长。”该公司总经理吴海洋表示。
       精准服务破企业难题
       全程护航筑牢发展优势
       在顺德,“最友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政府服务每一个细节的行动准则。
       在本次技改项目申报过程中,区经促局秉持“精准服务、全程护航”的理念,以全流程跟踪实时掌握申报进度、及时响应企业诉求,以严格质量把控审核申报材料、提升项目竞争力。在评审阶段,区经促局加班加点梳理材料,发现德冠、科达等企业因政策理解偏差出现资料缺失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协调沟通,合计为企业挽回约2亿元设备投资额认定,避免企业错失政策红利。
       这份“精准”不仅体现在技改申报领域,更延伸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广东嘉腾机器人最新研发的无人驾驶集装箱搬运车需在港口完成中试才能产业化,却因担心影响港口经营秩序,多次洽谈无果。区经促局了解情况后,主动牵头对接顺德新港、勒流港、容奇港等港口,陪同企业走进容奇港,详细讲解测试方案与安全保障细节,成功促成合作意向。为扫清落地障碍,区经促局进一步联动顺德海关,邀请企业、港口负责人召开现场协调会,助力企业顺利进场测试。此外,海关还主动建议嘉腾与容奇港探索无人搬运车替代现有设备、研发机器人参与货柜采样检测的新方案,为企业拓宽发展路径。
       从技改申报的“化险为夷”,到嘉腾机器人在政府联动下突破中试场地瓶颈,再到无数中小微企业借助政策支持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顺德的实践印证了一个深刻逻辑: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既要靠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主动发力”,也要靠政府作为服务者的“精准赋能”;而“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的建设,正是要以政策为基、以服务为桥,让企业在创新升级的道路上“轻装上阵、加速奔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更多技改项目落地见效、政府服务持续优化,顺德必将在“制造业当家”的征程中持续领跑,让“最友好制造业强区”的名片更加闪亮,为广东打造制造强省、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更多顺德力量。

上一条:集团化办学又一成果!育贤实验学校东风校区成立!

下一条:六大主题活动点燃科创热情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