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到一份“特殊的喜报”
加入时间:2025-09-03 14:26 访问量:4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杨主任,报告您一个好消息,我今天收到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啦!感谢您这7年来对我的关心照顾!”日前,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杨辉收到了来自小苏同学的一份特殊的喜报。
得知这位曾被淋巴瘤折磨耽误学业的少年,以超过640分的优异高考成绩,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该院血液内科淋巴瘤医疗团队成员格外欣喜,从病床到名校,医护人员深知小苏的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13岁的他,被儿童淋巴瘤“杀手”盯上
时针回拨至2018年3月初,13岁的小苏当时正上初一。住校期间,小苏突发腹胀不适,伴有呼吸困难,由120急诊送至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CT检查提示,其腹腔内有20cm×18cm×12cm的巨大包块,结合患者起病年龄及症状体征,医生高度怀疑是淋巴瘤。
经过该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会诊,杨辉详细分析病情后,医生判断小苏的腹部包块有倾向被诊断为儿童淋巴瘤中的“杀手”——伯基特淋巴瘤。
为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治疗时机,血液内科团队与胃肠外科团队商议,选择创伤较小的腹腔肿物穿刺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诊断果然是伯基特淋巴瘤。
杨辉介绍,伯基特淋巴瘤侵袭性强,进展迅速。但幸运的是,此类淋巴瘤对化疗非常敏感。明确病理类型后,小苏随即转至血液内科治疗。
经过高强度、短周期的密集化疗,小苏的腹胀、气促等症状迅速改善,复查腹部CT显示包块明显缩小,评估疗效非常理想。2019年2月,小苏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于2019年4月18日接受局部放射治疗。
治疗一波三折,破解肿瘤复发疑云
在放疗期间,小苏多次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活检病理及PET/CT均提示可疑淋巴瘤骨髓侵犯。小苏真的复发了吗?
小苏父母非常焦急,携带资料至广州多家省级医院就诊,一致意见考虑淋巴瘤骨髓复发,建议尽快进行CAR-T治疗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小苏的病情牵动着全家的心,原以为会看到胜利的曙光,这样的结果无疑对他们全家是巨大的打击。”杨辉说道。
于是,杨辉组织病理科、核医学科及放疗科进行了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及骨髓病理会诊,结合患者腹腔无新发肿瘤病灶、原发病灶亦无增大,考虑其骨髓代谢轻度增高是放疗后骨髓恢复造血改变的可能性较大,肿瘤复发没有临床依据。
走出“至暗时刻”,他格外珍惜学习机会
经过与家属详细分析病情特点,团队取得了家属的充分理解及信任,小苏进入定期随访阶段,在此期间按时复查血常规,全血细胞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后期,胃肠外科针对腹腔残留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无肿瘤细胞残留。
小苏随后多次复查骨髓病理、PET/CT,均提示处于临床治愈状态。2020年初,小苏已返回校园正常学习生活。曾经历过“至暗时刻”,小苏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2022年以高分考入顺德一中。
如今,小苏同学即将踏入大学校园,开启人生新的起点,医护人员衷心祝愿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杨辉介绍,伯基特淋巴瘤是儿童恶性淋巴瘤中常见的类型,高发于4至14岁,多见于男童,常发生部位在腹部,可伴有巨大包块及腹水。
本病例患者起病时情况危重,进展迅速,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疑难问题,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与胃肠外科、病理科、核医学科及放疗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获得了理想的疗效,彰显了该院血液内科淋巴瘤亚专业组的专业水平及全员淋巴瘤MDT协作在处理复杂肿瘤治疗方面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