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和祐医院脊柱专家助力七旬老人摆脱颈椎肿瘤困扰

和祐医院脊柱专家助力七旬老人摆脱颈椎肿瘤困扰

加入时间:2025-08-27 10:38    访问量:28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从脚背痛到全身麻,整夜疼得睡不着,右边身子像废了一样动不了……没想到手术后3天,我就能自己下地走路了!”日前,在和祐医院骨科病房里,75岁的张阿姨(化名)激动地讲述着她从剧痛瘫痪到重获新生的经历。
       支撑这一惊人转变的,是该院骨一科团队完成的一台堪称“脊柱外科挑战”的高风险手术,团队成功为张阿姨实施了AI导航显微镜辅助下的颈椎恶性肿瘤整块切除(En-bloc技术)及3D打印椎体重建术。  
       剧痛蔓延:瘫痪阴影笼罩着老人
       一年前,张阿姨的右侧足背开始莫名疼痛。短短一个月,痛感蔓延至其右腿、右侧躯干直至手臂和颈部,伴随剧烈的麻木和撕裂般的疼痛,让她夜不能寐。更可怕的是,她的右侧身体逐渐失去力量,最终无法行走。辗转求医未果后,张阿姨慕名来到和祐医院骨一科求诊。
       经过骨一科主任刘明教授团队的细致查体和先进的影像学评估,真相令人揪心:致病元凶是位于第5颈椎椎体及椎旁的恶性肿瘤。肿瘤不仅严重破坏了患者椎体骨质,且濒临塌陷引发高位截瘫,更以180°的“缠绕”姿态将关键的椎动脉及神经根紧紧包裹、挤压,并已突破椎体侵入侧方软组织,右侧脊髓也遭受严重压迫。
       这正是导致张阿姨剧烈疼痛和右侧半身无力的根源。刘明介绍,患者肿瘤进展迅猛,若保守治疗,短期内可能因‌病理性骨折引发高位截瘫,建议立刻进行手术。 
       科技助力:精准剥离180°包绕肿瘤
       颈椎区域结构精妙复杂,前有气管和食管,侧方是生命线般的椎动脉,后方是脆弱的脊髓神经,在此进行肿瘤整块切除,无异于在“生命禁区”进行高精度“拆弹”——毫厘之差,轻则神经损伤致残,重则椎动脉破裂致命,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如此高龄且肿瘤包裹血管神经的极端复杂病例,和祐医院骨一科团队迎难而上,制定了周密的个体化“拆弹”方案:AI导航显微镜下的精准“扫雷”式切除。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前入路微创技术,在具有亚毫米级精度的德国手术显微镜智能导航辅助下进行手术。这台设备的强大视觉系统和智能定位功能,如同为医生装上了“超级透视眼”和“智能导航仪”,能极其精准地识别并分离肿瘤与椎动脉、神经根的粘连区域。
       在这位得力助手帮助下,医生得以在几乎不触碰关键结构的情况下,像“拆弹专家”剥离引线般,将受累的第5颈椎椎体及周围侵袭的肿瘤组织完整切除,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术中灾难性的血管神经损伤,显著降低了肿瘤复发风险。
       肿瘤切除后留下的巨大缺损如何填补?团队即刻运用先进的3D打印钛合金人工椎体,精准植入替代被切除的颈椎结构,并配合前路钉板系统进行坚强固定。这一创新重建方案,完美恢复了脊柱的力学支撑与稳定性。术后仅24小时,张阿姨便能在颈托的保护下安全坐起。 
       72小时突破:老人重获自主行走能力
       手术效果显著,折磨张阿姨许久的右侧身体剧痛和麻木在术后消失。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骨科、肿瘤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指导下,术后第三天张阿姨便成功恢复了自主行走能力,这一恢复速度超出了常规预期。
       术后肿瘤病理检查最终证实为浆细胞骨髓瘤,此次手术成功切除了患者压迫神经的肿瘤病灶,并稳定了脊柱结构,多学科团队亦根据病理结果为其制定了后续抗肿瘤综合治疗方案。
       “从躺着不能动,到能自己走起来,这变化太大了,太感谢医生们了。”张阿姨和家人激动地表示。
       据了解,这台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是和祐医院骨科在脊柱肿瘤精准治疗领域深厚实力的体现。和祐医院骨一科主任刘明指出,“为高龄患者在颈椎高位实施肿瘤整块切除,本身就极具挑战性。此例患者的肿瘤还呈现180°包绕椎动脉和神经根的极端情况,更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
       刘明表示,手术的成功,得益于En-bloc整块切除技术、AI导航显微镜保障精准操作,以及个性化3D打印椎体的即时稳定重建,这些都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
       同时,他还提醒:如果出现不明原因、进行性加重的肢体麻木、疼痛或无力,尤其是从肢体远端开始并向上蔓延的情况,务必高度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外科或骨科就诊排查。“这很可能是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神经受压发出的警报信号,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他表示,骨科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此类复杂脊柱疾病的精准诊疗,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上一条:佛山首家、广东第3家宫腔镜手术培训基地落户顺德

下一条: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帮助意大利赛车手驶过命运的弯道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