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5-08-26 18:55 访问量:59 信息来源: 健康博览 2025年5期
近日,王大妈做了个体检,看着尿常规报告单上的尿维生素C(++),王大妈疑惑得很:这个指标异常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我体内的维生素C超标了?
生活中,不少人会认为尿维生素C是检测人体内维生素C含量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尿维生素C常常被用来判断尿常规中其他项目检测的准确性,因为尿维生素C会悄悄干扰尿常规的其他项目,影响真实的化验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尿常规中的维生素C。
尿液维生素C与体内维生素C有何关系
健康人体内维生素C储备量在1500~2500毫克。进入人体后,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胃肠道吸收(主要部位为小肠),绝大部分经分解代谢形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后从尿中排泄,另一小部分维生素C可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维生素C排出量很少,定性检测为阴性。当人体服用或输注维生素C制剂或摄入大量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维生素C从尿中排出增多,此时检测尿维生素C可为阳性。
检测尿液维生素C有何意义
尿液维生素C阳性多为正常的生理代谢现象,一般并不具有直接的临床意义,但会对尿常规化验结果产生影响,它会偷偷遮盖真实的化验结果。那么,尿液维生素C是如何影响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呢?
尿隐血
尿隐血试纸法检测原理是“类过氧化物酶法”。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基团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分解过氧化物,使邻联甲苯胺氧化变色。维生素C可直接与试纸条中的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不能再氧化邻联甲苯胺,从而使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
尿葡萄糖
尿葡萄糖检测原理常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释放新生态氧使得试剂中的色素原变色,从而检测尿葡萄糖含量。尿液中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影响上述反应,使试纸显色程度下降或不显色,出现尿糖假阴性。
尿亚硝酸盐
尿亚硝酸盐试验,又叫Griess试验,是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指标。尿液中的亚硝酸盐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从而进行尿亚硝酸盐检测。当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维生素C时,它可抑制上述反应过程而导致本该出现阳性结果的尿液标本呈现阴性反应。
胆红素
尿液胆红素检测最常用的方法为“偶氮法”。尿液中的胆红素与试剂中的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的复合物,从而反映尿液胆红素的含量。尿液中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抑制上述偶氮反应,导致尿胆红素检查呈假阴性。
其他
尿液中高浓度的维生素C还会引起尿液偏酸、尿pH值降低,也可导致尿比重增高。
因此,检测尿维生素C有助于判断尿常规中其他项目的准确性,以便正确分析检查报告。
尿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由于维生素C对尿液检查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当尿维生素C阳性时,一定要对尿液检查结果持有怀疑态度,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做综合分析。建议停用维生素C药物、避免大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1~3天后,再次复查尿常规,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听到这里王大妈恍然大悟,原来尿维生素C是这么一回事啊。因此,碰到尿维生素C阳性莫慌张,及时复查综合分析,切勿让这个“捣蛋鬼”掩盖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