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城建市政 >大良街道开展撤桶行动,引导商户定点投放垃圾,实现人居环境提升

大良街道开展撤桶行动,引导商户定点投放垃圾,实现人居环境提升

加入时间:2025-08-25 15:44    访问量:82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满溢的垃圾桶、烦人的异味、乱飞的蚊虫”,在当前蚊媒疫情防控形势下,垃圾桶问题成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关注的重点,也是大良街道人居环境提升亟须破解的难点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大良综合执法队迎难而上,通过“撤桶减箱”和压实“门前三包”的方式,在华盖路步行街、金榜牛乳街、东苑路等重点路段开展撤桶行动,引导商户定点投放垃圾,并在21个村居复制经验、开展示范路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破局:步行街试点破解卫生黑点难题
       此前,华盖路步行街沿路设置了大量的垃圾桶,为市民和游客投放垃圾提供了方便,提升了片区垃圾收运效率,保障了环卫质量。但这些临街设置的垃圾桶却渐渐成为一个卫生黑点,垃圾收运时间与市民投放习惯未能完全匹配,导致垃圾桶存在垃圾堆积、异味散发、蚊虫滋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步行街的人居环境,更是成了蚊媒传染病的滋生隐患。此外,步行街商铺对垃圾桶的依赖也导致了“门前三包”责任落实不到位。
       为解决这些问题,大良综合执法队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在华盖路步行街率先试点“撤桶减箱”和“门前三包”工作,撤走沿街垃圾桶24只,通过定点投放以及巡回保洁收运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管理,要求临街商铺管好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做好相关区域的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等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深化:复制经验优化策略提升环境
       为进一步提升大良的人居环境,夯实蚊媒疫情防控的成果,推动“撤桶减箱”和“门前三包”工作做细做实,大良综合执法队总结华盖路步行街试点的经验,不断优化,将经验复制至清晖片区的金榜牛乳街、莘村大街、东苑路和宜新路。先后撤走垃圾桶22只,分别采用巡回收运或定点投放、外加巡回保洁的模式,保障撤桶后的环境卫生。在这些区域、路段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广泛发动临街商铺、商场物业等履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同步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另一方面,大良综合执法队联合市场监管所,结合华盖市场、府又市场等15个农贸市场的实际情况,有序撤走市场周边原设置在主干道上的大型垃圾桶28只,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周边的人居环境。  
       蝶变:试点街巷和道路焕发新姿
       随着清晖片区的试点取得成效,大良综合执法队没有停下步伐,随即发动21个村居通过“一条示范路”的建设,撤走道路上有碍观瞻的垃圾桶,推行“门前三包”,提升街道的环境卫生。
       在南霞新路、五沙新志路、碧溪路等示范路中,各村居撤走各类垃圾桶超30只,逐步引导市民和商户将垃圾投放到指定收集点,用好的环境规范人的行为习惯,让人居环境从路段试点到以点带面,再到村居全面铺开,大良综合执法队先后撤走垃圾桶超100只,解决了大量垃圾桶造成的脏乱差问题;同时用“定点投放——巡回保洁——门前三包”三招保障了环境卫生。
       在东苑路,记者看到街道两旁的临街垃圾桶全部撤走,路面变得更加宽敞整洁。商户们表示,虽然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已经逐渐习惯了新的垃圾投放方式。“现在每天自行把垃圾送到附近的投放点,街道环境变好了,整个人的心情也愉悦了,顾客也比以前多了。”一家咖啡店老板说道。
       大良综合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撤桶减箱”工作是提升大良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的有效手段。下一步,大良综合执法队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撤桶行动的成果,不断完善垃圾投放和清运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商户和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城市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夯实蚊媒疫情防控的成果。

上一条:顺德高新区状元书吧项目荣获世界大奖

下一条:勒流以党建引领带动群众一起参与防疫和环境治理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