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面到天台 斩断蚊虫“生存链”
加入时间:2025-08-18 09:42 访问量:277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随着蚊媒传染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能否做到精准化、精细化,成为斩断蚊虫“生存链”“叮咬链”的关键。此时此刻,乐从镇大墩村内正上演一场从地面到天台的精准打击战,力求让蚊虫无所遁形,为村民群众筑起健康防线。8月15日,记者走进大墩村一探究竟。
在一间闲置屋内,工作人员正准备在地面铺上水泥,此前他们已经完成了20个闲置屋(闲置地)的硬底化处理。而这正是大墩村闲置屋专项整治3.0行动。
长期以来,无人管理的闲置屋因杂草丛生、易积存雨水及垃圾堆积,成为蚊虫繁殖的温床,构成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隐患。为根除此类环境问题,大墩村决定采取“清理2.0+硬底化3.0”策略。
“我们前期先组织力量对村内闲置屋进行全面排查与集中清理,清除垃圾、杂物杂草以及各类积水点。”大墩村党委副书记何锐雄表示,对清理完毕且无短期使用计划的破旧闲置屋地面,大墩村实施水泥灌注硬化处理。此举使地面平整坚固,消除蚊虫在闲置屋的滋生条件,从而降低蚊媒密度。
与此同时,大墩村也对“七小场所”实施精准消杀。针对辖区内的恒丰苑、艺成楼的天台“小菜园”,督促业主进行清理,推动业主落实主体责任,村委会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回头看,确保清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阳光花园对出的绿地上,灭蚊灯十分醒目。“我们在一些草地、公园等地方已经投放了超过30个灭蚊灯,接下来还会继续安装。”何锐雄说,村里的公共区域也放置了共享驱蚊水,供村民群众外出时使用。
大墩村的土地上不仅“长出”了灭蚊灯,还有不少艺术空间。近年来,大墩村凭借着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了不少艺术家的到来。他们通过对旧宅的改造,为空间注入更多的可能性。年轻的餐饮、咖啡业态也纷纷走进了大墩村。
这些天,大墩村的工作人员也多次上门,向商家们宣传防控工作,倡导安装灭蚊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发生疫情后,我们都积极配合村的防控工作,在室内安装好灭蚊灯,鱼池也做了过滤和杀菌工作,植物底下铺上了沙石,这样不容易有积水的问题。”边树咖啡负责人何尚衡希望从自身做起,为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