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联建破壁垒 织密农村防控网
加入时间:2025-08-15 16:46 访问量:17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疫情防控要实现全域覆盖,如何突破“一村一域”局限,破解村村交界“治理真空”痛点?在蚊媒传染病防控歼灭战中,顺德区以片区联建为核心抓手,打破行政壁垒、整合多方资源,通过构健全域网格体系、联动流调溯源、攻坚交界盲点三大举措,将片区联建优势转化为防疫攻坚效能,用真抓实干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片区联建强统筹
织密全域防控网络
顺德区坚持“地域相邻、优势相长”为原则,以片区党建联建打破村(社区)行政壁垒,构建“全域统筹、分层细化”的网格防控体系,实现防疫资源高效整合与精准投放。
环西江-北江片区党建联建攻坚队率先突破“一村一域”局限,联动左滩村等7个村(社区)成立联合防控指挥部,细化为2大片区、84个村小组、407个街巷网格,彻底改变以往“各村自扫门前雪”的分散状态。攻坚队组长挂帅片区防控总指挥,副组长任片区网格长,驻点团队与市区“双报到”党员、医护人员、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协同作战,实行“包片到组、责任到人”。各方深入微网格开展排查、清理、宣传等工作,累计发动农村党员及党群先锋队员超3000人次,近1500人次“双报到”党员下沉,以跨村联动、全域覆盖筑牢联防联控防线。
流调联动快响应
筑牢疫情溯源屏障
顺德区以片区党建联建为纽带,打破部门、镇村数据壁垒,采取片区联动、数据共享、快速响应等方式,实现蚊媒传染病溯源与防控闭环高效运转。
在环西江-北江片区,出现病例后,迅速启动跨域协作,由片区党建联建攻坚队牵头,主动对接区基孔肯雅热流调中心,组织涉疫村及相邻村党员干部主动上门与病例及周边居民沟通,以耐心服务赢得信任;打破村居界限,以病例住所、工作地点、传染期长时间活动的地点为中心划分核心区、警戒区和监控区,同步调度防控攻坚队开展入户调查、成蚊集中杀灭等工作。这种“党组织牵头、数据互联、队伍联动”的模式,有效破解了以往“信息孤岛、响应滞后”的痛点。
交界联治清边角
扫除防控薄弱盲点
聚焦村村交界“治理真空”痛点,顺德通过片区党建联建推动相邻村“手拉手”协作,将防控触角延伸至最易被忽视的“三不管”地带,实现卫生死角“清零见底”。
龙江镇依托片区党建联建机制,针对村村交界闲置地块、排水沟渠、围墙夹缝等蚊虫滋生高发区,凝聚多元防控合力,组织周边村(社区)党员干部带头攻坚,联动执法、环卫力量投入大型机械,采用“外科手术式”精准治理。通过集中行动,清理杂乱黑点约5000平方米,清理孳生地超过15000平方米,让“插花地”变成“连心带”,有效扫除防控盲区。
顺德区以党建联建打破壁垒,实现蚊媒传染病防控从“单点作战”向“全域协同”转变,彰显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联建优势,为基层防疫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