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流动的红色力量”用实际行动助力蚊媒防控
加入时间:2025-08-15 15:40 访问量:16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在顺德的街巷里弄、社区楼宇,一批特殊的身影逆向而行: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以共产党员的名义,把他乡当故乡;他们身份各异,却用同样的赤诚,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他们,是顺德区2300多名的流动党员,许多人来自“两新”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这群“流动的红色力量”用行动诠释着“党员担当不因流动而改变,先锋本色在奉献中闪耀”,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链条中坚实的一环。
“我先上!”:冲锋在前的红色力量
此前,顺德区委组织部面向流动党员发出《致顺德区流动党员的防疫攻坚行动倡议书》,接到倡议后,流动党员们闻令即动,迅速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到,投身爱国卫生运动最前线。“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疫情防控攻坚期顺德流动党员最响亮的口号。
在乐从葛岸村,佛山黎川商会党支部书记李辉庆以身作则,周末一大早就带着7名身穿“红马甲”的流动党员穿行在出租屋巷道里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检查积水容器、发放灭蚊片。
“申请入党时我说过要吃苦在前,现在正是兑现承诺的时候。”在乐从物联天下园区,来自湖南溆浦县驻佛山市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米贤攀把防疫一线作为实践课堂,利用空余时间协助对园区公共区域周边蔓延生长的杂草藤蔓、垃圾杂物及露天弃置的盆罐容器、水沟水坑等进行统一清理。
“作为党员,在有需要的时刻就该挺身而出!”在大良大门社区,由平乐县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委迅速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集结11名流动党员组建的志愿服务队积极拿起扫帚、铁锹等工具,对街道积水、生活垃圾等进行清理,用“扫干净、灭蚊虫”的实招,从源头掐断蚊虫滋生链条,为居民生活筑起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防护网。
这些流动党员,有的是企业技术骨干,有的是个体工商户,有的是务工人员,但在疫情面前,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共产党员。他们用“关键时刻顶得上”的担当,彰显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本色。
“家里事”就是“心头事”:把他乡当故乡的坚守
“均安是我的家,家里有事,我必须回!”66岁的湖北荆州籍流动党员吴国强一边清理居民出租屋阳台的积水,一边激情满满地向街坊示范防蚊技巧。不久前还在湖北老家的他,看到社区群里的蚊媒防控信息,当即赶回顺德均安,投身防疫一线。这抹穿梭在楼栋间的“红色身影”,正是顺德流动党员冲锋防疫前沿的生动缩影。
面对脏乱的积水点和垃圾堆放处,他抢着动手清理;面对个别群众对上门的工作人员清理积水和杂物的不理解,他主动上前帮忙做说服工作;当新华社区接到支援兄弟村(社区)防疫任务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吴国强用实际行动生动展现出一名老党员争先冲锋的责任和担当。
据悉,有着近40年党龄的吴国强还是均安出租屋联盟协会的成员。自7月初从湖北返回均安后,他便利用熟悉社区的优势,主动承担起新华社区居民楼蚊虫孳生地排查任务,逐户清理积水、上门宣传防控知识、消杀社区内蚊虫、带头清理社区杂草杂物……从一楼到楼顶,新华社区内的每栋居民楼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当然,像吴国强这样把顺德当第二故乡的流动党员还有许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参与大良大门社区环境整治的覃伙旺、从龙江镇赶来大良参与蚊媒防控工作的陶先华……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行动守护家园,让流动的“红”扎根成不变的“爱”。
乡音架起“连心桥”:凝聚群防群控的合力
“老表,积水容易滋生蚊虫,阳台的瓶瓶罐罐要及时清理!”在大罗村智汇广场写字楼内,广西岑溪市驻佛山市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朱森荣操着方言向老乡讲解防蚊灭蚊要点。
“没的事,不要太担心!感染基孔肯雅热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江西宏村镇驻粤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尧异云在面对“中招”的老乡时用亲切的乡音安慰道。
“作为一名党员,为党和人民做事还需要理由吗?”佛山市黎川商会党支部书记黄建义在商会活动上积极动员大家参与蚊媒防控攻坚行动,朴实的话语直抵人心。
作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流动党员们善用同乡情谊与方言优势,化身疫情防控的“发动员”、防控知识的“宣传员”、防疫攻坚的“践行员”。
他们耐心讲解疾病常识和防控要点,破除“蚊子叮咬不碍事”“出现症状先忍忍”等认知误区,增强老乡们的科学防护能力和主动就诊意识。他们及时传递官方防控指引,引导身边人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成为稳定人心的“压舱石”。他们还积极利用同乡流动党员之间的亲切情谊,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为顺德蚊媒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难能可贵的是,流动党员们凭借对社区情况的熟悉,主动充当“观察员”,一旦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点,第一时间上报村居或相关管理部门。从楼道堆积的垃圾到下水道堵塞的积水,从老乡出现的疑似症状到公共场所的防控漏洞,他们用“火眼金睛”发现问题、用“铁肩担当”推动解决,凝聚起防控工作的强大合力。
流动党员的担当,也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实保障。近年来,顺德区委组织部深化流动党员“暖流行动”,在10个镇街、206个村居精心打造“流动党员之家”,让每个流动党员党支部都有了固定的“红色堡垒”。“本周我值班”“有事找我办”等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不仅让分散的党员聚成了“一团火”,更让漂泊的初心扎下了“深根”——从物理空间的“安家”到精神归属的“扎根”,流动党员在这里找到了组织的温暖,更明确了行动的方向。
这些“流动党员之家”,既是为党员蓄能的“充电站”,更是疫情防控的“前沿指挥所”。防疫知识在这里学习研讨,防控任务在这里认领分解,工作经验在这里交流碰撞…… 一个个“小家”凝聚成战“疫”“一盘棋”,为流动党员冲锋一线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组织依托,才有了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和乡音里的温情守护。顺德流动党员用行动生动诠释:无论身在何方,组织的力量始终是最坚强的支撑,而共产党员的初心,永远扎根于人民需要的地方,党的旗帜,永远在攻坚克难的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