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教鸡洲解“蚊”题
加入时间:2025-08-15 11:19 访问量:21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就是这里,原来种了大片的芭蕉树,还有很多杂草、垃圾。”8月12日,伦教鸡洲村内,村股份社理事黄祥兴指着一处空地说道。这块闲置多时的储备地曾经是垃圾的“法外之地”,如今却因爱国卫生运动迎来了新生。
“因为历史原因,这块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附近的村民就在这里种起了芭蕉树,加上杂草疯长、垃圾堆积,想整治很久了,但因为各种原因狠不下心来。”黄祥兴说。然而,面对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威胁,鸡洲村党委意识到不能再等了。
要知道,除了常见的积水处、潮湿环境以及适合其产卵繁殖的土壤外,缺乏管理的闲置地块也是蚊虫孳生的重要场所。
说干就干,鸡洲村立马把辖区内亟待整治的地块一一梳理,还发现了几处存在蚊虫滋生隐患的死水塘,一场卫生黑点“清零”攻坚战很快在村内打响。
“一方面,我们先说服在储备地上种植的村民,让他们知道现在防控的重要性。”经过一一耐心解释,黄祥兴说,村民们都很理解并且支持村里去清理整治。于是,清理工作启动了,仅用十余天,累计出动人员 625人次,出动推土机、钩机150台次,清运车620车次,填平了近2200立方米死水塘,清除近万吨陈年垃圾,让400亩储备地“脱胎换骨”。
如今,死水塘化身平整沃土,污水无踪,有效铲除蚊虫孳生的“温床”;储备地垃圾清零,建筑废料清运一空,积水洼地填平硬化,疯长的野草无处藏身。
环境整治,最终受惠的是群众。“现在村民们都说蚊虫少了很多,居住环境也变好了,我们听着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尽管截至目前鸡洲村并未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但自疫情发生以来,黄祥兴等村干部及驻村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休息过,与鸡洲村党委、上级驻村党员干部一起,一直奔走在防控一线,压实做细各种防控措施。
回忆起这些天,黄祥兴固然累,但也倍感欣慰。“有些村民看见我们在工作,就主动买来饮料、西瓜,还摘龙眼给我们吃。”龙眼吃在嘴里,丝丝甜意沁人心脾。
现在,鸡洲村内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整治队伍,主动承担起“门前三包”的责任,共同出力,维护家园环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