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政务信息 >顺德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抗“疫”出实招

顺德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抗“疫”出实招

加入时间:2025-08-15 09:54    访问量:4    信息来源: 顺德城市网

   在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严峻考验面前,顺德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防疫工作指示精神,在上级的支持指导下,全面落实“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围绕“防、灭、清、治”四字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探索实施硬核实招,精准打好疫情歼灭战。

第一招:党建领航,网格织密“责任网”

  坚持网格化管理、精准化防控,整合人员与资源融入全科网格,全区划分为4285个涉疫网格,全覆盖落实“七天七招工作法”,将疫情防控精准延伸到户到人。
伦教街道常教社区党委书记梁国锋面对超10万人口防控压力,突出党群合力攻坚,迅速集结12支党群先锋队,组织250余人下沉45个网格,聚焦入户排查、孳生地清理、专业消杀分片攻坚。发现病例后统筹专业队伍与先锋队联动,48小时完成核心区排查,同步完成重点区域消杀,保障防控高效落地。

  北滘镇三桂村党委书记梁伟荣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网格战法”,建强四级网格体系,由驻村领导与村书记任总网格长,分层明确各级网格长职责,精准掌握辖区底数实现责任无死角;将7个片区细化为102个小网格,为1624栋建筑、2738个楼盘单元赋唯一编号,关联户主信息与定位二维码,扫码即达;依托微信“30分钟传播链”,将防控通知直达每户,高效发动村民参与环境清理,以全民有责织密防控责任网。

第二招:分级管控,靶向攻坚“重点网”

  以病例住所、工作地点、传染期长时间活动的地点为中心划分核心区、警戒区和监控区,按照“围住、捞干、扑灭”打法落实分级分类管控,确保精准施策、有力有效。
  北滘镇广教社区内有3个工业园区、13个企业,流动人员约2.8万人,党委书记杨绍煊结合社区特点,采取先分片再分区的形式,科学划分四大防控片区,每个片区精准覆盖物业小区、工业区等八大功能单元,并结合各片区病例分布、蚊媒密度等实际情况细化三区划分,实现分片分区精准防控。
  乐从镇路州村党委书记韦建海在落实三级区域管控基础上,组织区域网格员深入核心区逐户细致检查防蚊情况,对无积水、环境整洁的户主现场派发绿色“安全屋”牌子;对暂未达标的家庭,通过派发蚊香等防疫物资、上门宣传清理技巧引导整改,推动“转危为安”,将核心区逐步转化为安全区。

第三招:医防融合,精准筑牢“健康网”

  以人文关怀为纽带深化医防融合,积极协调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抽血检测并强化动态跟踪,通过暖心服务化解患者抵触情绪,以信任推动“应治尽治”落地见效。
  为尽早发现潜在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者,乐从镇2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积极协调区镇医疗资源,推进免费核酸筛查全覆盖,增设便民门诊,为患者提供就近诊疗服务,全力保障“应治尽治”;针对行动不便的病例同住人及家属,安排医护主动上门开展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服务,实现“零距离”健康关怀。
  容桂街道高黎社区党委书记陈子峰带头落实轮班轮值制度,始终坚守防控岗位,深度介入病患的随访管理,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治疗需求。面对患者医保异地就医报销难题,主动对接医保部门与定点医院,协助解决异地就医困扰,推动病例主动配合治疗。

第四招:科技赋能,智慧升级“监测网”

  科技力量深度融入蚊媒防控各环节,通过无人机航拍监测与智能设备联动,为科学防控提供信息支撑,破解传统防控疲于奔命、效率偏低的瓶颈,实现精准防控。
  陈村镇花城社区内有5个小区住宅,党支部书记郭慧贞结合顺德无人机项目智能监测体系,对长期闲置、业主难联系的房屋进行航拍,精准捕捉阳台积水、花盆托盘等隐蔽滋生点,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处理超100户蚊虫滋生处,效率提升3倍以上。陈村潭洲村结合辖区工业拆违地较多的情况,党委书记苏宝华协调建立了空地协同的立体消杀体系,通过“高空无人机+地面人工消杀”的科学组合拳,对村域实施全天候、无缝隙的药物喷洒作业,全力筑牢村民健康防护墙。
  乐从镇葛岸村、腾冲社区、兴乐社区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合共部署3台MS-400智能蚊情监测设备和50个智能诱卵桶,组成27组“电子哨兵”,实现蚊虫诱捕、数量统计、数据分析全流程自动化,生成针对性“灭蚊处方”。

第五招:生物防治,创新实践“生态网”

  针对蚊虫滋生难防治的痛点,探索引入“生物战士”定向灭蚊卵除幼虫,种植驱蚊植物筑就物理屏障,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构建防控体系,为疫情防控开辟生态治理新路径。
  大良街道新滘社区党委书记冼彩凤巧将“四小园”升级为“驱蚊生态角”。组织党群先锋队和长者志愿服务队,在红棉湾公园旁的“四小园”种植薄荷、艾草、胡椒木、碰碰香等约800棵兼具观赏性与驱蚊功效的绿植,既美化环境,又筑起物理防蚊屏障。大良街道顺峰社区党委书记谢慧仪则组织人员在中草药种植基地参与驱蚊植物种植活动,并分发到其他“四小园”。
勒流街道西华村党委书记黎顺成牵头推进生物控蚊行动,带领村民群众精准施策。组织村集体集中采购二十余斤泥鳅和一批斗鱼,针对村内难以彻底清理的沟渠、池塘等公共静态水域,带领党员先锋队分片投放,同时鼓励村民在自家龟池、水缸等私人水域投放,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基数。

第六招:全民参与,群策群力“共治网”

创新机制激发群众参与防疫积极性,以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合力,发动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构建“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的防控格局。
  大良街道德和社区辖区面积达6.2平方公里,包含23个大型楼盘,面对工作人员短缺、经费有限等难题,党委书记郭舜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善用社区党群共治委员会机制,凝聚结对单位、在职党员、居民骨干及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将疫情防控深度融入社区日常治理,精准落实防控措施,高效整合资源,推动防控工作长效化、常态化。
  陈村镇仙涌村党委书记朱礼驹巧用情感纽带,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针对村内信访重点人员,前期扎实做好诉求化解工作,借防疫契机,发动全村干群齐心抗疫,带动该人员主动搁置个人诉求,将其吸纳入防疫志愿服务队,定制“点赞证书”并拍摄宣传视频,成功推动“上访户”转型为基层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从困局到破局,“硬核六招”生动诠释顺德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折射出防蚊灭蚊攻坚背后城乡治理现代化的蝶变。作为基层治理的“头雁”,他们始终将防控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群众健康深深放在心上,用一个个鲜活例子为基层战“疫”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顺德实践。

上一条:携笔从戎启新程

下一条:顺德开展“七小场所”专项整治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