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城建市政 >陈村剑指闲置地等“硬骨头”,全面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

陈村剑指闲置地等“硬骨头”,全面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

加入时间:2025-07-29 10:07    访问量:43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为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防线,陈村镇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全面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并重点聚焦闲置地等“硬骨头”,集中开展清理整治行动。在此背景下,庄头村荒废了几十年、长期存在“脏乱差”问题的28亩“野猪林”正上演着一场令人瞩目的华丽蜕变。

  727日下午,在陈村庄头村进行一项激动人心的表决,全体股东代表与党员一致举手,正式表决通过“野猪林”整治二期工程西淋长塘“大榕树”公园方案。“野猪林”由此踏上由蚊虫孳生地、卫生黑点到“生态客厅”的重生之路。

  以用代管:  一场与“脏乱差”的较量

  6月下旬,陈村镇首例登革热病例在庄头村报告。全村迅速行动,党群合力织密防疫网,成为佛山首个动态清零的村,连续25天无新发病例。可7月中旬,基孔肯雅热病例又现。“不能再被动防御!”二次“受害”下,庄头村党委痛定思痛,将目光投向了村民怨声载道的“野猪林”,决心彻底整治这片荒废了30余年的“顽疾”孳生地。

  说做就做,庄头村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对“野猪林”及周边片区开展大规模环境整治,党群合力清理杂物、杂草、垃圾等。通过民意征集,计划用3亩土地建设“大榕树”公园,5亩土地用于建设人行步道及环村机耕路,约20亩土地将根据相关流程引入运营商,开发为山涧文旅营地。

  727日,庄头村正式表决全票通过整治方案——“野猪林”的蜕变,有了清晰的路线图。通过“以用代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源上消除蚊虫滋生隐患,将短期防疫攻坚成果转化为长期发展动能,昔日杂草丛生、杂物堆积的闲置地,将焕发新生机。

  荒地蜕变:  从“野猪林”到“潜力股”

  “你看现在多敞亮!”西淋小组组长潘星潮指着眼前刚清理干净的地块,满是感慨。这片区域曾是村民聚居地,因后方石场爆破作业危及住房安全,村民逐步迁移至庄头新村,几十亩土地随之陷入常年荒废的境地,周边杂草肆意疯长,村民对此地的抱怨声也成为庄头村党委心中最牵挂的事。

  这片荒地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在这段时间的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野猪林”这片荒地被排查为严重蚊虫孳生地,成为威胁村民健康的潜在隐患。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庄头村党委、村委迅速凝聚共识,提出“整治+开发”双轨方案,这一方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村民群众的一致支持。

  “我们不仅要消除卫生隐患,更要让土地重新发挥价值。”庄头村党委委员霍宇良坚定地表示。此次“野猪林”及周边片区整治开发的目标,明确指向打造庄头村文旅产业示范基地,要让这片荒地变宝地。于是,一场大规模环境整治行动迅速展开,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头,与热情高涨的群众齐心协力,全身心投入到清理工作中,短短两天就让“野猪林”的面貌有了初步的改观,为后续的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远布局:  “三步走”激活片区价值

  为避免再次形成蚊虫孳生地、荒芜闲置地,庄头村党委立足“百千万工程”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推进该区域的高效利用,并通过“问计于民”凝聚发展合力。714日,村党委召集周边片区的党员代表与村民代表专题议事,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支持片区后期开发规划,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此,庄头村制定了“三步走”的长远规划,一步步激活片区价值:

  第一步,开展野猪林周边西淋长塘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先让旧水塘“焕新颜”。目前完成挂网招标,预计8月初正式动工。

  第二步,由村出资20万元,利用3.8亩土地建设西淋长塘“大榕树”公园,方案已于727日进行正式表决通过,预计8月底开工。

  第三步,集思广益谋划三期开发利用,20亩地拟按流程挂网出租、引入专业团队,打造成山涧文旅营地,让荒地生出“金点子”。

  与此同时,环村机耕路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将串联起整个片区,与上述项目共同构成庄头村“百千万工程”示范片区。未来,随着系列规划的逐步落地,既能破解土地闲置的老问题,也为村民带来了宜居宜业的新期待,更让片区在科学规划中实现从“闲置”到“增值”的蜕变,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民生为本:  绘就“生态+经济”双赢画卷

  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工作,庄头村在清理蚊虫孳生地的基础上,向公园建设、周边旧长塘活化、文旅开发、道路建设延伸,持续拓展示范效应,全力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夏天再也不用‘与蚊共舞’了!”村民的一句话,道尽了变化的实在。环境整治不仅掐断了蚊虫孳生的源头,更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更让大家期待的,是家门口的“钱袋子”——文旅营地的开发、土地的活化,将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

  这场蜕变,藏着庄头村的智慧:用 “整治  利用  管护” 的闭环思维,让闲置地不再 “躺平”;靠 “党建引领、党群合力” 的劲头,把防疫攻坚成果变成了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而这份对长效治理的追求,正在陈村镇遍地开花。目前,陈村镇已有大都村、庄头村、旧圩社区、赤花社区、南涌社区、锦龙社区6个村居通过表决,将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勒竹社区等剩余9个村居也将于81日前陆续召开会议推进此事。这些公约不仅明确了防疫责任,更划定了 “红线”:对违反约定的村(居)民,村(居)委会或集体经济组织将予以通报批评,视情况暂停或扣减个人福利、取消评先评优资格;若造成严重后果,还将追究相关责任。

  从“野猪林”的蝶变到全镇防疫公约的落地,陈村镇正用建立长效机制的画笔,将防疫攻坚的成果细细描摹成推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底色。当 “生态客厅” 的风拂过崭新的步道,当家家户户的门前少了蚊虫、多了欢笑,这场始于应急的整治工作,正逐步成为惠及长远的民生答卷。

上一条:坚决打赢“灭蚊攻坚战”!大良织密建筑工地、物业小区防控网

下一条:佛山顺德:党建引领聚合力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