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将培养10万名“生命守护者”

将培养10万名“生命守护者”

加入时间:2025-07-02 10:03    访问量:30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今年,顺德区大力开展“社会急救水平提升项目”,致力构建更完善的急救保障体系,全年“小目标”是使全区具备应急救护能力的人员达到10万名。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公众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因急救不及时造成的伤亡。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25%的培训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现场:顺德10万“急救先锋”正在集结
  6月25日下午,在顺德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五楼的培训室里,一场应急救护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刘书雁正为100名社会群众详细讲解急救理论,并演示急救操作。
  “一旦呼吸心跳停止,时间就是生命。心肺呼吸骤停18秒后,大脑开始缺氧,30秒后将会昏迷,4~6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受到不可逆的损伤,10分钟后脑细胞几乎完全死亡……”从心肺复苏的规范胸外按压,到正确使用AED,再到海姆利希急救法的准确实施,刘书雁医生用风趣通俗的语言传授着一个个实用的急救技能,一小时的理论课环环相扣、干货满满,学员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理论课后就是实操课。学员来到技能操作室,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所学急救技能的每个步骤都进行了反复练习。最终,参与培训的学员顺利通过考核,全员喜提“结业证”,为顺德区社会应急救护安全网增添多一份保障。
  这只是顺德区社会急救培训的一个缩影,类似的场景正在全区各个培训点不断上演。  
  现实:“黄金5分钟”呼唤身边人“救”在身边
  为何要培训一支如此浩大的社会应急救护队伍?据介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有发生,且往往毫无预兆,而黄金抢救时间仅有5分钟,因此在第一时间提供有效的急救服务,是保障居民生命健康的关键。
  近年来,顺德区聚焦全区的急救能力建设,针对胸痛、创伤及院内心搏骤停复苏均有新举措,为患者构建了更高效的急救网络。然而,在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前往往还有一小段“急救空窗期”,需要增强全社会的急救意识、提升急救技能,来填补空窗期,实现院前的急救“接力”。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的这段急救时间极为宝贵,让身边人‘救’在身边,让伤病者更大获益,正是我们大力推动这个培训项目的目的。”顺德区急诊急救质控中心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江倩华介绍,相关研究显示,区域居民中每增加1%的救护员,整个区域的救治成功率则相应提高约15%。
  江倩华指出,按顺德区现有常住人口330多万来算,如果使全区具备应急救护能力的人员达到10万名,即若全区有约3%的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将有望使顺德全区的急诊急救成功率大幅提升。  
  现况:已完成25%培训进度覆盖关键群体
  项目面广量大,怎样顺利推进?记者从顺德区卫生健康局了解到,顺德区社会急救水平提升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面向全区的适龄群众开展有重点、广覆盖、可持续的应急救护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海姆利希急救法、外伤包扎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等实用急救技能。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顺德区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等专业组织的力量。目前,全区已建立了多个应急救护培训阵地,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救护培训师资。
  江倩华介绍,作为顺德区急诊急救医疗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及本项目的实施主体,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承担着双重职责。一方面是全区质控主导,并统筹督导全区11家医院的培训标准化、质量评估及数据管理;另一方面,负责本院培训执行,面向重点人群开展规范化培训。
  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推进,急救培训实行统一教材、统一考核标准及统一发证流程,并建立师资库实施交叉质量督查,开发线上复训平台以提高技能留存率。
  另外,该培训项目通过“五进”活动,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将卫生健康系统职工、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网格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等在日常工作中与普通群众密切接触的人群列为重点培训对象。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亮点频频:“场景化教学”,通过模拟地铁猝死、校园外伤等真实案例进行演练;“1+N导师制”,通过培养各个基层单位的救护骨干,辐射社区复训;AED实操全覆盖,联合区红十字会配置移动训练设备,确保学员独立操作达标率达100%。
  截至当前,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已统筹全区11家医院,累计培训超2.5万人次,完成25%的培训进度,覆盖网格员、教职工、企业安全员等关键群体。  
  呼吁:让城市每个角落都有“生命守护者”!
  要实现“全区具备应急救护能力人员达到10万名”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紧急时刻,这些急救技能或许就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每一个人多一份急救知识,社会就多一份安全保障。”江倩华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关注及参与急救培训,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一起加入应急救护队伍,让更多的人敢救、会救、能救,让城市每个角落都有“生命守护者”,共同织密顺德区的急诊救护安全网。

上一条:近距离感受顺德变化

下一条:尖端技术新突破 品质医疗再升级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