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5-06-26 09:05 访问量:132 信息来源: 佛山日报
从去年粤港澳(广东)银发经济产业园落户顺德,到近日《佛山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印发,面对全国22%的老年人口占比和2035年30万亿银发经济的巨大蓝海,佛山正以扎实的产业根基开辟转型新路,“掘金”万亿银发经济赛道。
银发经济,远非仅限于传统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它是以老年人为核心,覆盖其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科技应用等多层次需求的综合产业体系,横跨一、二、三产业。
佛山敢于入局的底气,源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敏锐的市场触觉。泛家居产业占据全国七成份额,为适老化家居改造提供了强大支撑;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器械产值稳居广东前三,康复辅具年产值和出口量占全国半壁江山,牙种植体等产品国际市占率更超60%。全市84家老年用品制造企业和超千家关联企业,构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基础。市场嗅觉敏锐的佛山龙头企业已率先行动,在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中,美的、万和、海信、康怡等本地企业榜上有名。
然而,掘金银发经济的道路并非坦途。首要的鸿沟在于技术与服务的割裂。银发经济绝非简单的工业逻辑复制,如何将深厚的制造业思维与精细的养老服务能力深度融合,是佛山必须突破的关键瓶颈。有专业人士指出,大部分企业仍存在认知偏差,未能深刻把握银发经济的核心在于人文关怀,对老年人复杂、精细且常具刚需特征的消费模型理解不足。此外,成本控制失当导致的高昂产品价格也成为市场普及的障碍,让许多潜在需求难以释放。老年人的消费支出与配偶、子女等处在多元绑定状态,很多人没有把老年人放在家庭的生态中考虑。
要让“佛山制造”真正在这片蓝海中破浪前行,跨越这些鸿沟至关重要。其中,用需求反哺研发、打造体验式创新是基础一环。不妨借鉴日本模式,在养老机构设立“技术试验田”,安排工程师轮岗担任护工,亲身体验如老人起身如厕等真实生活痛点,杜绝闭门造车。推动医工深度结合、破解产品认证瓶颈同样紧迫。建立跨界实验室,由临床医生定义核心需求,工程师负责技术实现,加速必要的医疗认证进程。更深层次看,重构商业模式,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是长远之计。比如探索护理机器人租赁套餐,设计“智能硬件+人工响应”的组合服务包等等。政府也可以通过消费补贴,培育和做大市场。
银发经济的真谛,绝非技术的野蛮生长,而是对生命历程的温柔体察与精准回应。当生产线上冰冷的机械臂,学会用工业文明的精密与可靠,托举起衰老的身躯,万亿产值的光芒才能真正温暖照亮每个人终将抵达的夕阳旅程。这,也是工业文明对生命尊严最深沉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