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城建市政 >立体监管让违建无处遁形

立体监管让违建无处遁形

加入时间:2025-06-25 10:39    访问量:181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近年来,部分业主为躲避执法,通过夹层加建、光伏等形式来“伪装”违章建筑,妄图瞒天过海。顺德区城市管理及综合执法局和镇街执法队通过“无人机天上飞、人员地面巡”的立体监管机制,让这些违建行为无处遁形并得到及时查处。
  解码“天花板谜题”:精准拆除2000平方米“隐形”违建
  利用天花板藏起擅自加建的夹层,龙江某家具展厅这回是自己栽了跟头。
  近期,龙江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网格巡查中发现,某家具展厅在装修过程中,通过表层装饰将违建夹层伪装为天花吊顶结构,面积达2000平方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立即启动新增违建“快查快处”机制。一方面,通过照片、视频固定违法证据;另一方面,联系住建部门调取展厅原始建筑图纸,确认该加建行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法人员坚持“普法先行”原则,多次约谈展厅负责人,对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第四十条阐释违法事实,明确其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改建的法律后果。
  同时,通过以案释规的方式,执法部门还向当事人展示同类违建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令当事人认清违法事实和可能承担的代价。
  随后,执法人员出具《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并邀请专业施工队提供拆除技术指导。
  在执法人员全程监督指导下,当事人完成违规加建夹层的自拆工作,恢复了建筑原审批平面布局。
  以“光伏之名”行“违建之实”?执法人员迅速制止
  在住宅区,违建行为也没有躲过城管部门的巡查。
  在容桂街道四基东安路某住宅楼顶,执法人员在核查光伏项目时发现“猫腻”:表面合规的光伏棚架下,竟隐藏着违规扩建的砖混结构建筑。
  经查,当事人受利益驱动,利用光伏板遮掩规避巡查,加建第五层,建成出租房20间,存在房屋结构和消防安全隐患。经规划认定和专业测量,属于未取得规划许可擅自加建行为,违建总面积达360平方米。
  容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立即对该违法建设行为作出限期拆除决定,并出具拆除费用通知单,向当事人明确强制拆除费用构成及依法追讨法律依据。
  为减少当事人的经济损失,实施强制拆除时,采用“分步拆解法”,先由专业单位拆卸光伏板组件,再由工程队伍拆除违建主体,最大限度避免光伏板的损坏。经过十多天的持续说情、说理、说法,通过法律震慑与人性化执法双管齐下,当事人最终主动缴清了强拆费用9.8万元。
  另一边,大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也联合街道相关部门和苏岗社区,对社区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发现旧寨西坊中街某住户的光伏棚架存在超高设置问题,当场开具整改通知书,责令业主限期将棚架高度降至安全标准2.2米以内,并明确告知:逾期未整改或整改未达标的,将依法处罚并取消并网供电资格。
  同时,检查组对前期存在超高问题的苏岗社区某民宿进行“回头看”。经现场核查,该民宿已主动拆除违规光伏设施并按照要求重新进行了报备。
  法律法规:夹层加建、光伏备案不是“护身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及《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第四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因此,以装修名义开展的加建行为和以新能源名义实施的建设行为,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和建筑安全、消防疏散等技术规范。顺德城管执法部门将常态化开展无人机巡飞和人手巡查,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新增违建行为。
  城管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和企业,切勿抱有侥幸心理,避免造成法律责任和更大的后续经济损失。

上一条:龙江“百千万工程”的“高分秘籍”

下一条:大良举办“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