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和祐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心脏不停跳搭桥术

和祐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心脏不停跳搭桥术

加入时间:2025-06-24 15:37    访问量:130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近日,和祐医院心外科团队完成院内首例高难度的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面对血管直径仅1.5毫米(约头发丝粗细)的极端病例,团队在持续跳动的心脏上完成10~12针精密缝合,为命悬一线的冠脉血管严重病变危重患者打通“生命线”,充分展现了高水平MDT团队的硬核实力。  
  命悬一线:
  患者心脏严重缺血缺氧
  59岁的张叔(化名),10年前曾因冠心病进行了支架植入术,术后没有规律服药,以往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病史,近两个月来出现持续性的胸痛伴胸闷症状。
  张叔来到和祐医院就诊,心内科的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张叔的左主干狭窄90%,左前降支狭窄95%,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均狭窄60%,心脏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状态,传统支架介入治疗已无法奏效。
  若未及时手术,患者随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心搏骤停甚至猝死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迎难而上:
  选择病人获益更佳的方案
  和祐医院心内科与心外科医生共同评估后,认为张叔为多支血管复杂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为他带来更好的远期疗效,病人获益更佳。
  经过慎重考虑,心外科李东玉主任团队决定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不停跳搭桥)”。据了解,这是一种难度极高的手术方式,是指不用体外循环辅助,在心脏处于跳动状态下实施的冠脉搭桥术。
  术中,手术医师需要用“头发丝”般粗细的针线,在跳动的心脏上吻合多支约1.5毫米粗细的冠脉血管,这意味着对医师吻合血管的技术要求特别高,医生必须有扎实的手术操作功底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作为保障。
  虽然该手术对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团队配合要求极高,但基于李东玉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团队熟练地配合,手术团队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李东玉教授是和祐医院引进的国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有30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累计完成各类复杂心脏手术近万例,其中包括中国医科大学首例心脏移植手术,以及于2001年在辽宁省内率先开展的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至今李东玉团队开展的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已有近5000例。
  李东玉教授指出,虽然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难度大,但是该术式能够减少术中的心脏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加快术后恢复,改善长期预后,整个围手术期更符合心脏自然生理状态,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团队决定迎难而上。  
  重获“心”生:
  在跳动心脏上演绎毫米级缝合
  6月4日,张叔的手术按计划进行。本次手术,团队采用双组同时操作,一组负责开胸,另一组负责获取桥血管。术中,手术医师分别从患者胸部获取乳内动脉一根,从小腿获取大隐静脉一根,并与主动脉及病变冠脉完成了精细吻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李东玉教授介绍,在手术过程中,血管吻合难度较大,患者血管直径仅1.5毫米,团队需要在心脏持续搏动状态下,凭借超稳定操作与显微技术,于细如发丝的冠脉上完成约10~12针的精密缝合。“这对主刀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李东玉教授说。
  另外,通常情况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耗时较体外循环手术更长,但在李东玉的精准操作下,手术仅用时3小时即顺利完成,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少。
  术后,张叔恢复顺利,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4小时意识恢复清醒,并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1天开始恢复流质饮食,第3天即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硬核团队:
  为顺德区域注入“心”力量
  6月10日,是张叔术后的第6天,记者见到张叔在病房里轻松地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身体日益康复的喜悦。“术后几乎没有不适,康复得特别快,很感谢张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我也对他们的精湛技术充满信心。”张叔说。
  “患者术后3天即可下床活动,胸痛症状消失,复查显示心脏供血显著改善,预计7~10日内可康复出院,这一速度印证了不停跳搭桥术的康复优势。”李东玉教授指出,和祐医院的心外科团队是由从全国各地引进的顶尖专家、专科骨干组成,人才及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团队配合默契,能够独立开展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微创瓣膜手术、主动脉夹层大血管手术等治疗,服务对象可覆盖从婴幼儿到晚年的全生命周期。
  李东玉教授表示,和祐医院对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开展,为冠心病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未来,专科团队将持续攻关更多的尖端技术,让“不可能”成为“新常态”,为患者创造更多的“心”奇迹。

上一条:骨科机器人精准助力高难度手术

下一条:危险!3岁萌娃鼻腔藏“水宝宝”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