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以城市美学重塑岭南水乡新范式
加入时间:2025-06-23 16:14 访问量:73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六月的顺峰山公园莲叶田田、荷花绽放,桂畔海水上立交如银色丝带凌波而过,将顺峰山公园的苍翠与欢乐海岸的繁华连为一体——这幅现代水乡画卷,正是顺德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的生动缩影。
2023年3月,《顺德区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开展八大提升专项行动,从城市设计、建设和管理三方面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当设计成为信仰、品质化作基因、管理升维智慧,这座806平方公里的制造业强区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空间革命。
设计为“舵”,重塑水乡肌理的城市美学
“无美学不设计、无设计不开发”的理念已深植顺德肌理。《方案》提出要制定整体定形、分类定则的城市设计体系,建立首席设计师制度,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和建筑物风貌管控。
傍晚的鹭鸟岛上,白鹭、夜鹭、丝光椋鸟在夕阳中翩翩起舞,而隐匿于绿岛中的云鹭湿地博物馆仿佛四个长焦镜头,窥见密林中栖息的鹭鸟。作为顺德城市中心3.0时代的核心样板区,云鹭片区围绕“鹭鸟天堂”展开设计,以“湿地嵌城”模式,将66万平方米云鹭湿地公园作为片区绿心,向外辐射居住、产业、文旅组团。从云鹭湿地到顺峰山公园,顺德从点到面统筹开发,以水为脉,串联起云鹭、桂畔海、顺峰山等生态廊道,推动城市“颜值”和“价值”双提升。
创新设计的理念下,自建房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握手楼”。大良新滘社区的自建房品质体验展厅内,村民们在设计师协助下勾选外立面方案,“这个方案我很满意,房子更美了,心里更高兴了!”新滘股份社(五组)理事吴洪胜看着设计效果图憧憬自己未来的家。通过设立“自建房工作坊”和外立面审查机制,顺德在层数高度管控基础上增加“审美观”硬指标,改变传统自建房美学观念,使大良新滘、容桂宏基、杏坛新联等示范点告别“握手楼”时代。
随着设计基因逐渐渗透城市的毛细血管,城市街道、城市部件的规划建设,都将进一步强化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塑造。在勒流黄连社区,设计师们将古桥、古树、古建筑与创新文旅元素相融合,推动“艺”书吧、咖啡文创阅读空间等项目落地,使这个千年古村成功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北滘新地标,国内首个共创型商业体ALSO,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还融合了精神、文艺、社交和商业,真正实现了多功能的融合。又如杏坛逢简水乡,活化水系景观与古建筑群,年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龙江万安村的蚕来小院,将田园风光与桑蚕文化相结合,打造属于都市人的世外桃源……
建设“匠”心,地标工程到民生设施的品质追求
在城市建设方面,顺德秉持高品质、低成本、少花钱理念,实现了城市面貌的蝶变。今年5月8日,顺德人民共同见证了城市蜕变的高光时刻。这一天,“佛山第一跨”顺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两端的车辆排起了长队,更有群众徒步上桥,领略两岸风光。历经5年的雕琢,这座亮眼的红色大桥不仅是连接大良和容桂的“连心桥”,更是顺德深度融入大湾区的重要环节。顺德版“鸟巢”德胜体育中心也在当天竣工亮相,当灯光亮起,德胜河畔如群星璀璨。作为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文艺演出为一体的文体综合体,德胜体育中心承载着顺德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的重任。
顺德人依水而居,因水而兴。伦教乌洲涌两旁的落羽杉如油画般悦目,经过清岸美岸改造,释放美岸空间1411平方米,将原本狭小的村居村道拓宽至6.5米,还划定了50个停车位方便村民和旅客停车。“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以前根本想不到我们的家门口可以像公园一样。”村民黄伟联感叹道。伦教1.6公里的美岸示范工程从乌洲水闸经过何家涌,一路延伸至玉带涌,通过修复原有的软质驳岸、种植亲水植物、打造特色景观等方式,提升滨水环境,并升级了三角公园和更楼公园,使之成为网红花海“打卡点”。像这样的美岸示范带,顺德建成了30个,拆除河岸违章建筑1.5万多宗,累计为群众提供超100万平方米的公共滨水空间。
品质革命催生空间魔术师,就连常常被忽略的桥底空间也得到了优化提升。均安南沙大桥下色彩斑斓,首个以“潮玩”为主题的桥下空间,与南沙岛的各景点连成了一条休闲旅游的水岸线,为市民游客带来独特的游玩体验,在其辐射带动下,南沙岛的游玩人数较之前增长了10%。截至目前,全区盘活桥下空间超76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增105个标准足球场。更令人惊喜的是36所“焕新校园”。通过对老旧学校进行文体设施、安全设备、功能场室等方面的改造,为师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生态。
管理如“绣”,精细治理与全民共建的双向奔赴
城市之美,既在于宏大叙事的地标建筑,更见于细微之处的管理智慧。顺德以“少即是多”的工作思路,在管理上做“减法”,打造更通透的城市空间、更清爽的城市环境。
当无人机掠过德胜河边,AI系统自动生成河湖污染问题线索,并及时传给住建水务部门跟进处理。“砺剑行动”通过先进手段有效提升了垃圾治理的专业化水平。行动开展以来,全区累计发现违法倾倒垃圾问题995宗,立案728宗。
精细治理延伸出创新范式。在北滘南塘村,60平方米的闲置地新建成“阳光花房”综合驿站,站内开展绿植销售管养、文化交流、休闲类项目的经营性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反哺企业投入以及驿站周边的环境卫生和绿化提升,回应居民对绿美家园建设的持续关注。作为顺德“十村示范”重点片区,北滘社区以南北塘区域为突破口,创新实施“庭院革命”2.0计划。通过“政府引导+居民自治”模式,将5处闲置宅基地转化为生态景观节点,打造出集微型湿地、垂直绿化、雨水花园于一体的“阳光花房”示范带。目前,顺德已完成建设“街心公园”超200个、“四小园”超1000个,完成农村厕所建设提升42座,乡村风貌显著提升。
夕阳西下,德胜河边的“金凤凰”披上霞光,市民们在公园中悠闲散步,孩子们在亲水平台嬉戏玩耍,不远处,苏岗村里飘出咖啡香气,百年老屋与新建的咖啡书屋共生共荣。从城市地标到村居小巷,从滨水碧道到“四小园”微改造,城市品质提升的三年行动已悄然改变百万市民的生活空间。顺德用实践证明:当设计回归人性、建筑承载温度、管理蕴含智慧,城市便成为诗意栖居的载体。
我们期待,《佛山市顺德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6 年)》的推进实施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