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个月顺德办理公证案件1.4万件
加入时间:2025-06-23 10:52 访问量:105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如何通过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公证业务需求量大、类型多样,有哪些便民惠民举措?在服务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方面,如何发挥人民调解作用解民忧、促和谐?
5月20日,顺德区司法局上线顺德区“政风行风热线——民生零距离”节目,就群众关心的公共法律服务、公证服务、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话题进行交流。
精准对接需求,助企解决问题
围绕“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愿景和目标,今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精准服务企业上再出发,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顺德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护航职能,通过涉企公共法律服务,精准把握企业法律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节目中,顺德区司法局局长及莉介绍,该局通过开展“法护顺商·益企远航”行动,让企业放心发展。区司法局联合区工商联等部门建立“法治会客厅”,搭建企业与法律专家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对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并指导推动企业加强涉外合规管理,助力企业高质量出海。同时,组织律师团队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法律服务。
企业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区司法局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提升执法质效,让企业专心发展。全区持续规范涉企执法,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2024年全区减少上门检查超4000次;在交通、生态、应急、卫健、文广、市监等重点执法领域编制企业合规手册,引导规范企业合法经营、预防违法行为;深入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制度,在生态环保领域推行执法观察期制度,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与此同时,区司法局不断加强高质量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让企业舒心发展。如,组建专业普法团队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向企业提供“菜单式”普法;在工业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解工作室等,“一站式”提供法律服务和化解劳资纠纷、合同争议等服务;顺德公证处组建企业专属服务团队,开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在“公证+金融”方面拓宽业务范围,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公证服务需求。
高频事项办理,时效压缩70%
近年来,随着大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公证越来越受到市民们的重视。数据显示,近三年顺德公证处累计服务群众超百万余人次,今年1月~4月共办理公证案件1.4万件,其中继承、遗嘱和农村股权转让赠予等民生类公证占比达70%。
目前,顺德公证处共有四个办证点,分别是位于区行政服务中心东座的本部,以及大良、北滘、勒流办证点,并在大良、容桂、陈村、乐从、佛山新城五个行政服务中心及北滘司法所设立咨询收件窗口。与此同时,全区已经建立起58个公证联系点,通过“固定办证点+流动联系服务”模式,延伸公证服务广度,逐步打造15分钟公证服务圈。
为进一步优化办证程序,让公证服务再提速,顺德公证处与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公安治安户籍、民政人社、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社保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减少公证材料,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推行“三个一”服务标准:一次性材料清单告知、一站式综合受理、一次性办结反馈。据悉,委托、声明、出生等高频事项办理时效压缩70%。
顺德公证处重点打造“顺德公证”微信服务号及“公证云”微信小程序,集成智能填表、材料预审功能模块,并开通“企业微信”账号,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线上一对一专属咨询服务。同时,组建外出办证精英团队,为年老、病弱或其他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不断深化创新开展“公证+”服务,如今年2月,成功办理首例跨境出生公证认证,助力香港居民解决继承难题。
织密调解网络,化解矛盾纠纷
近年来,顺德区司法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织密调解网络,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服务社会民生方面,区司法局做实多元力量参与,从2023年底起推进住宅小区矛盾纠纷联调工作,开展一年半以来跟进调解矛盾纠纷500多件。同时,通过吸纳乡贤、退休“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等既熟悉乡情、又懂法律的多元力量积极参与调解社区内的矛盾纠纷。
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区司法局强化调解服务供给,赋能企业发展。如,在知识产权领域,建立专门的调解组织,为企业的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维权开辟高效、低成本的解纷路径;指导全区各调解组积极参与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助力企业解决用人之忧;在十个镇街的总商会以及大型工业园区设立调解组织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引导企业通过调解化解纠纷。今年,区司法局还计划在快递、外卖、网约车等领域推动建立调解组织,进一步增强新业态就业群体调解服务供给,助力新业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