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指南> 业界资讯 >图书馆业界资讯2015年12月

图书馆业界资讯2015年12月

加入时间:2016-01-15 14:18    访问量:2664    信息来源:

●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广州开幕
●广州市各区都要有标志性图书馆
●“广州模式”有哪些启示?
●古籍修复传习所广东分所成立
●公民办图书馆今后或有经费扶持
●使命•创新•未来——互联网信息的保存与利用
●知识服务支撑经济与区域发展
●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
●地方文献研究及其理论体系建构
●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建筑与功能

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广州开幕
时间:2015年12月16日  来源:羊城晚报
12月16日,由文化部主办的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广州开幕。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据统计,有250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年会,其中包括来自美国、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名外宾。
开幕式上,主办方颁发了10家“最美基层图书馆”、10名“2015年图书馆榜样人物”奖项。其中,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获颁“2015年图书馆榜样人物”奖项。在开幕式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作为特别嘉宾作《发展图书馆事业,聚集社会推动力》的演讲。
    本次年会以“图书馆:社会进步的力量”为主题,分工作会议、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三个板块。年会期间,将召开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十二五”以来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成果,交流各地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典型经验,部署下一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

广州市各区都要有标志性图书馆
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来源:广州日报
12月16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作为特别嘉宾,在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开幕式上作《发展图书馆事业,聚集社会推动力》的演讲。陈建华透露,广州将选址太古汇新建科技图书馆,明年还将有一次性增加500万册图书的购书计划,其中200万册是科技类(包括创新类)的图书。
    下一步广州每个区都要有一个标志性图书馆,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8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和人均拥有3册馆藏书籍的发展目标。2020年,全市街(镇)图书馆将全部实现通借通还,社区(村)图书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服务网点更加完备,基本实现“图书馆之城”的建设目标。

“广州模式”有哪些启示?
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来源:信息时报
近两年,广州图书馆的成就在图书馆业界已经掀起“广州模式”的讨论。在12月16日的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大会主题论坛“迈向权利保障时代——公共图书馆发展与广州实践”上,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程焕文教授,结合近日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广州经验和意见。
    广州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之后,多项服务数据高居中国公共图书馆之首,被图书馆业界称为“广州模式”。在没有国家级图书馆法的情况下,制定了广州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并提出了建设“图书馆之城”。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到2020年,广州将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3册图书/人,37.5平方米图书馆面积/千人,这些指标都高于国家标准,达到港澳地区水平。

古籍修复传习所广东分所成立
时间:2015年12月18日  来源:信息时报
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期间举行了“古籍保护与现代科技”分论坛。在年会的开幕式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大会主旨发言中也特别提到古籍保护工作。陈建华与复旦大学校长、中山大学校长等专家正共同努力保护、修复、复活古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倪俊明透露,在12月15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广东省分所正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揭牌,并举行了首批学员的拜师仪式,广东省古籍修复中心和部分基层古籍修复人员共14名学员拜传习人杜伟生为师。传习所还将辐射广东省内的基层图书馆,培养一批古籍修复专业人才。

公民办图书馆今后或有经费扶持
时间:2015年12月18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12月17日,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闭幕。在年会主题论坛“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上,国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透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争取2016年上半年完成国务院法制办的审理,提交国务院。
    该法有一亮点很受社会关注:第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公共图书馆或者向公共图书馆捐赠,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和其他扶持政策。高等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政府设立的其他类型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国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使命•创新•未来——互联网信息的保存与利用
时间:2015年12月25日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5年12月16日下午,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论坛“使命•创新•未来——互联网信息的保存与利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2号楼江门厅举行。此次论坛以创新环境下互联网的保存与利用为主题,特邀在网络信息资源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五位专家作大会发言,分别从图书馆实践工作、理论研究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等方面对网络信息保存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同与会人员就报告主题进行了交流。
    本次论坛的举办,有利于加大互联网信息保存与利用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与社会影响力,通过业界沟通与协作不断完善网络信息保存与利用机制,创新、拓展网络信息采集、组织、保存、利用方式,从而最终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工作的长期、科学、可持续发展。

知识服务支撑经济与区域发展
时间:2015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5年12月17日下午,2015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知识服务支撑经济与区域发展”主题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莞厅举行。发言嘉宾围绕主题,从战略发展、具体实践到未来思考等多个层面,交流探讨了知识服务对经济和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
    专业图书馆分会理事长、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教授张晓林总结发言,指出,图书馆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图书馆应该深刻认识到参与支持经济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在科技创新与知识发现的关联点上探索图书馆新的职能;要认识到知识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海量数据、复杂环境,图书馆利用与用户形成的良好关系、与国内外出版社形成的合作关系,通过竞争获取优势,为经济和区域发展提供能够真正把数据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决策的有效方案。

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
时间:2015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5年12月16日至17日,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是中国图书馆界首次就口述史料、影音资料等记忆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专题工作研讨。作为2015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6分会场,会议引起全国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响和积极支持。与会单位共同向全国图书馆界发出抢救和建设记忆资源的倡议,并启动中国记忆项目“图书馆学家专题”资源建设,作为首个在全国图书馆系统记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012年,在文化部关心支持下,国家图书馆开始实施中国记忆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先后开展了20多个专题的资源建设,积累了超过1000小时的口述史料和影音文献,并通过出版物、展览、讲座、专题片和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面向公众进行了资源推广。

地方文献研究及其理论体系建构
时间:2015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5年12月17日上午,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12分会场举行了主题为“地方文献研究及其理论体系建构”的地方文献专题学术会议。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以《大型地方文献整理项目探析——以《广州大典》为中心》为题,从编纂宗旨、收录范围、分类编排、版本择用等各方面论述了《广州大典》的整理思路,其确立的“不选、不编、不校、不点”的编辑思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广州文献的“原生态”,为与会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司马朝军通过《地方文献的基本问题》的报告对文献、地方、地方性、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学等概念予以界定。

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建筑与功能
时间:2015年12月28日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5年12月19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和广州图书馆联合承办的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会后会(广州)——“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建筑与功能”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成功举办。与会专家从社会学、建筑学、图书馆学的不同角度阐述了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图书馆建筑及其应有的功能。
    案例交流环节精彩纷呈,中西方多国图书馆的案例展示,开阔参会代表的视野,掀起头脑风暴。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考。

上一条:图书馆业界资讯2015年11月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