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数据库  >   砥砺前行
  • 顺德村改: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借“势”改革

    加入时间:2021-06-24 16:15    访问量:3853    信息来源: 南方都市报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是否符合历史大势的前进方向往往不仅决定事情能不能办成,甚至还影响办的过程漂不漂亮。
            从自我封闭走向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一枝独秀到携手前行,过去四十多年里每一次大转向背后其实都踩准了大势,最终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历史成就。
            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否察觉、利用甚至塑造大势,其实是改革推动者必备的素质。
            而从识势、用势、成势的角度看当前顺德正在推动的全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村改),会发现这场声势浩大、被众多专业学者视为当代农村土地发展模式的再改革和县域治理制度现代化的新探索里,对大势的把握堪称教科书级别。
            首先是识势。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顺德及时提高政治站位,在党的十九大后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的基础上发掘出村改这个突破口,紧紧跟上大势,获得了广东省委和佛山市委的强力支持,就此奠定改革的政治基础。
            而这个时间点又恰逢国内制造业向智能化跃升的关键窗口。顺德两大主导产业家电制造和装备制造的众多企业在这个窗口期都有巨大的产业扩张需求,无论是碧桂园和格兰仕向产业链上游扩展生产机器人和芯片,还是美的对整条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改造建世界级智能工厂,都需要足够的新产业空间,而顺德村改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抓住了产业变革的大势。
            千万不要低估后者在村改中的作用,它绝对是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一环。如果没有这些产业需求在,村改后新建的产业空间租不出去或者长期租不满,作为业主的村集体和村民无法从村改的工改工模式中受益,这场规模浩大的改造就难以推进下去,稍有不慎就会滑向只顾当前不顾以后的房地产开发。
            其次是用势。
            顺德村改一开始就用“头号工程”向外界展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在推进过程中又不断用千人大会、集体立军令状等形式营造舆论氛围。最终不仅在舆论上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凭此对全体顺德党政干部做成了一次漂亮的战前总动员,也促成了利益相关群体形成村改大势不可扭转的印象,让工作推进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基层治理形势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善用舆论之势其实是县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用得好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会用或者用不好则往往事倍功半。
            横向对比看,近几年珠三角其他地区也不是没有类似顺德村改的行动,有些不懂用势的地方往往只用一句“打击散乱污”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结果是改造做得零散破碎,实际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而有些地方在推动改造时不懂用舆论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在没有取得共识的条件下强行推进,最后徒增阻力,也容易导致半途而废。
            最后是成势。
            过去四十年历程里顺德屡次敢为人先勇闯改革无人区,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引入“三来一补”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还是90年代率先对乡镇企业进行产权改革,老一辈顺德人树立的改革传统绵延至今,也到了需要再续新篇的时候了。
            特别是在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如果作为过去改革标兵的顺德无法率先拿出有分量的改革成绩单,于己于人都是有缺憾的,而顺德村改的出现恰恰回应了这一需求。
            在商业世界里,一个品牌的打造往往需要积数代人之功。而有了顺德村改,历时四十年、一代代顺德人持续打造的顺德改革品牌也终于有了在新时代里最新一块拼图,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继续被叫响。
            品牌一旦树立起来,改革之势也随之被顺德促成,不仅未来的顺德人可以趁势向前,对于广东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来说,借势发力也成为改革成果共享的实现途径。
            在顺德村改胜局已定之后,一直不断有全国各城市的地方考察团前来取经学习,每个人都在追问顺德村改的示范性在哪里,其他地方有没有条件学。
            也许村改的具体操作手法未必适用于其他地方,但是如果从识势、用势、成势的角度出发,应该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次顺德村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