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数据库  >   砥砺前行
  • 3年改造逾11万亩!顺德村改“铁军”的互联网公司气质

    加入时间:2021-06-24 15:49    访问量:3722    信息来源: 南方都市报

            在村改前期,顺德党政干部对于背后困难有着充分的预计,主要包括用地政策突破难、厂房业主和经营企业等既得利益群体阻力大、村民对于集体土地的处置意见难以统一、“工改工”未必能获得村民支持等。对着每一条去分析,村改就算打赢也将是一场艰难取胜的战役。但实际上顺德只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累计超11万亩村级工业园的改造,而且这个过程中没有引发一起社会维稳事件。近期顺德官方总结都用“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取得决定性成果”来形容眼下局面。
            这当然首先归功于村改铁军的强大战斗力,顺德村改干部身上的“五铁”精神: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担当、铁的纪律。“走到今天来之不易,回首过去三年,我看到了一支非常优良的干部队伍,这是三年攻坚村改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收获!”郭文海表示。
            而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顺德铁军的精神气质像极了互联网公司的风格:讲情怀、懂舆论、树品牌、做事沉到最一线、产品快速迭代等。这种转变也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顺德铁军战斗力之源。
            利用村改腾出的连片发展通口岸,为顺德港澳城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人人讲情怀
            佛山市代市长、时任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曾经面对面勉励党政干部要有一种“不负组织、不负顺德、不负自己的人生情怀”。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每天出入区委区政府大楼时,回想起顺德改革开放历程都会时不时问自己,前任区委书记们做了那么多事情,“我又能做些什么?如何打基础、利长远?”
            在村改起步时,他屡次用“再次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动员,而在村改推进到后期胜利在望时,他又用毛主席描写渡江战役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继续激励大家再接再厉。
            在他的感染带动下,许多顺德干部在和南都记者讲述时都流露出这一份情怀、这一份自我激励。
            区委常委梁伟沛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他说自己“这辈子没白来一趟”,因为亲身参加了20世纪90年代顺德的产权改革和今天的顺德村改,波澜壮阔的历史都见证过了。
            在整个村改中一马当先,第一个实现千亩连片、第一个达成万亩奔腾的是龙江镇,先后任该镇镇长和镇党委书记的何春云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将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投入村改。他还总是把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挂在嘴边——“我们叫龙江,是龙就要腾飞,是江就要浩荡”。
            在同时拥有美的和碧桂园两大世界500强公司的北滘镇,张新杰到任前就公开表态“要从到站客变为追梦人,凡事不是量力而行,而是尽力而行”。
            在南都记者的采访中,龙江镇集北村党委书记廖浩南回忆自己从镇政府调去村一线挂职时激励同事讲的话,一度让人想起了二战时美军将领巴顿作战前动员的著名演讲词。
            “大家每天坐在村委会里,是希望走在大街上让群众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这帮家伙又白领了一天工资,还是希望他们竖起大拇指说你们为村里做了一件好事?大家想不想将来老了坐在大榕树底下,跟一帮村民围在一起聊天吹牛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年轻的时候这件事(指村改)是我做的?”
            挂图作战,群策群力,村改干部在一起研讨村改工作。
            凝聚共识
            无论是创始人通过访谈做品宣,还是新品发布通过媒体造势,互联网公司主动发起公关舆论打响知名度都是标准化操作,而这一套打法在顺德推进村改时也被采用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顺德官方资料显示,从2018年1月村改正式以“头号工程”的面目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后,迄今三年多时间里村改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重点报道超过1200篇,中央媒体报道410多篇,光是央视就有16篇、人民日报8篇、新华社6篇、经济日报6篇。
            这些报道里不乏重磅级的作品。比如2019年2月10日和7月28日顺德村改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第二次甚至占据了节目头条长达4分钟;2019年8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顺德村改转型突围;2019年8月23日以《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破解难题——广东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实录》为题发布长篇通讯并配发了新华时评。
            强大的舆论声势对于凝聚村改的社会共识、推动村改顺利进行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在顺德区官方资料里说,各级媒体作为村改过程的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为顺德改革发展鼓与呼,给予了顺德干部群众极大的鼓励与支持,极大地坚定了全区上下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郭文海也告诉南都记者,在一开始村改推进的时候,他会亲自站出来接受采访,让社会了解村改、支持村改,以利于打开局面,而在后期村改已经做得比较顺利的时候,自己就很少再出面,而是让一线党政干部去讲述自己的村改故事。
            善用舆论不仅直接帮顺德村改铁军在一线推进时攻坚克难,另一个重要的效果是再一次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树立起“顺德改革”这一大品牌,帮助顺德这一项无形资产再度升值。而改革的品牌一旦树立,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党政考察团自然慕名而来,而这些人带回去的学习经验和总结又会再形成品牌的二次传播,形成良性循环。
            2020年6月13日,“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走进顺德村改。顺德区龙江镇仙塘村和新华西村里的工业园通过改造,变成顺德万洋众创园——一个超千亩的产业园。
            下沉到底
            按照组织程序,每一个村改方案都需要有表决资格的村民进行投票,同意票超过三分之二才算表决通过。
            为此一线村改干部需要深入每户村民家中去讲解方案,解释村民能在方案中获益多少,争取他们的同意票,这一过程有时被一线干部称为“走群众路线”和“做家访”。
            全部工作人员沉到一线的做法和互联网公司把产品在线下一推到底的风格也非常相似。
            有一句话叫“高手在民间”,而直接沉到一线的好处就是让村改工作人员直接从民间实践中逐步成长为“高手”。
            一位在村改一线的党政干部告诉南都记者,按照他的经验,对于前期摸底判断阻力比较大的村,一般都要采取非常规措施,表决前一周党政班子就提前驻村,同时让媒体把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手机号对村民全公开,为后续应对做准备。
            在方案正式表决的前一天往往是各方力量激烈涌动的时候,尤其是前一天晚上会非常活跃,有些跟村干部有私人恩怨、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会在村改群里发一些不实消息或者无理诉求,试图影响第二天的投票结果,“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调动各方力量牢牢掌控局面”。
            多位村改干都提到,一个重要的工作技巧是采取“入户投票”的方式,把表决票挨家送上门让村民投。
            天黑后继续坚守岗位,把票送到每一位股民手中。
            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处于摇摆状态的中间派村民被不实消息误导,而且送票上门显得更有诚意,可以在投票前再解释一遍帮他坚定村改的信心。另外,入户上门可以先易后难,把大部分持同意态度的村民票都拿到,剩下的摇摆村民看到周围邻居亲戚都同意了,看清大势,便也同意了。
            一遍遍下沉到村民家中“家访”也让村改干部更能抓准村民的心理。
            很多干部最后发现,其实村民赞成或者反对并不完全处于理性的考虑,不是看方案给他带来多少钱,而是基于对村干部的信任。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感往往是初期最大的阻力,需要通过一遍遍的登门拜访、不厌其烦的耐心宣讲甚至送口罩、拉家常等做法去慢慢化解,“只要用心用情用汗水去感动他,让他愿意打开家门让你进去,事情就好办了”。
            在跟村民建立信任的过程中也涌现许多村改的故事:有些连续11次登门拜访才敲开一个村民的门;个别村民为了考验诚意,曾让村改干部晚上开车在顺德和中山之间来回跑;还有村民早就移居海外十多年都找不到,也被村改干部锲而不舍地凭借线索找回来,最后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投下同意票。
            一位村民阿姨为村改铁军竖起大拇指点赞
            扁平化管理
            为了更贴近终端需求、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扁平化组织管理技巧也是众多互联网公司所擅长的做法,这一点在顺德铁军身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次村改中,顺德区向下属十大镇街一口气下放事权4204项,被誉为顺德历次改革中下放事权最多、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镇街所需,应放尽放,提高效能。”郭文海表示,要按照有利于社会基层治理深入探索、有利于优化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有利于就近高效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目标,将相关事权下放镇街,通过放权让执法、审批贴近工作一线,让镇街基层提高办事效率、高效推动发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避免“一放就乱”,这次改革顺德还配套采取了“放权不放手”的做法,区属部门事权下放后要继续对镇街的专业服务和指导监管,主动派业务骨干到镇街挂职、任职,为镇街培训一批业务精熟的工作人员,做到事项下沉、管理不下沉,形成事权下放的“闭环管理”。
            在具体执行中,顺德还采取了村改项目高效审批“一竿子到底”跟进工作机制,为每个村改项目设立受理专员。镇街受理专员由一名副股长以上领导担任,专门全流程跟进督办村改项目审批所有环节,对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不作为、慢作为情况及时督办报告。
            顺德区村改办综合协调组组长朱苑芸对此解释说,一个村改项目从启动申报到最后建成、招商运营的程序非常多,审批链条也非常长,部门与部门之间,镇街与部门之间,申请人与审批部门之间,由于各自权、责、利的不同,总会存在一道有形无形的“墙”和“门”,如果这道“墙”和“门”不打通,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而这一机制相当于是一把“尚方宝剑”,让镇街受理专员去督促其他部门去执行,加快推进村改项目的审批效率。
            这种事权直接下放、形成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给村改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办事效率的极大提升。
            整个村改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为每一个村量身定做一套村改方案,这套方案往上需要在国土、规划等指标上符合现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往下需要在成本核算上具备商业上的可实施性,满足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可以说,一个方案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村改能不能实施。
            这么关键的一环,顺德交给了基层十个镇街去做:每个镇街的村改办负责对辖区内所有涉及改造的村级工业园拿出方案,而区村改办只负责会审并最终拍板。
            恰当的事权下放最后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2020年顺德村改最终做了5万多亩,相当于一年就把整个村改总任务的一半做完了。
            快速迭代
            根据实际需要,在整个村改过程中顺德采取的村改模式也不断变化,最初是6大模式,中间又增加到8大模式和9大模式。这种村改模式及时更新的做法跟互联网公司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的标准操作也如出一辙。
            2020年12月24日,盈峰环境顺德产业园全面投产暨智能环卫机器人下线仪式举行。顺德勒流计划将其与盈峰环保科技产业园以及附近的上涌工业区连片发展,引入泛环保产业,以绿色环保为导向,突出智能制造,规划建设面积达3000亩的环保产业主题园区。
            令外人眼花缭乱的顺德村改模式背后其实内在逻辑非常简单,根据村集体用地是否由政府收储、是否流转大致分成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由政府收储,但是根据收储的形式不同,又可以分成四小类。根据需求对政府收储进行再细分是顺德村改的一大创新,此举可以避免因为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导致的开发进度缓慢,极大地提高改造的推进速度。
            第一小类是传统的政府直接征收模式,从前期的拆迁补偿、土地整理到后期的出让都是政府包办。
            其次是政府生态修复模式,对于在规划上属于生态绿地的地块,政府征收完成地上建筑拆除后不对外出让,直接建成带有生态功能的绿地或者公园。这一模式下的典型项目是伦教北海生态复绿产业配套园,该项目按照滨水长廊区、观光农田区、生态保育区、休闲活动区,分阶段打造成984.8亩的休闲生态复绿场地,改善生态自然环境。
            第三小类是政府挂账收储模式,它和直接征收模式的主要区别是政府并不在土地出让前就支付征地补偿,而是出让后再支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对村集体做最大让利,最高可将土地出让金的98%补偿给村集体,几乎等于把除去成本之外的土地升值受益全部返还给村集体和村民。
            第四小类是改造权公开交易,它和直接征收和挂账收储的区别是政府前期只参与村集体支付征地补偿但不参与土地整理,待土地出让之后由拿地的市场主体进行土地前期整理和后期开发。
            第二大类则是政府不收储,而由村集体将土地使用权对外进行流转,根据流转的对象不同分成两小类,流转给社会资本的叫“企业长租自管模式”,流转给顺德国资管理的叫“政府统租统管模式”。
            第三大类是既不由政府收储、也不对外流转,而由村集体或者村级工业园的原有企业开发,由原有企业继续开发的是“企业自主改造模式”,而由村集体选择市场主体开发的是“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
            除了上述三大类之外,在村改后续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模式基本上都是由三大类中不同小类模式的自由组合,比如“国有集体混合开发模式”基本上等同于第一大类和第二大类的混合使用,而其他新模式的出现也形同此理。
            顺德区委改革办主任陈林告诉南都记者,村改开发出不同的模式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在村改实施前一度估算区政府需要拿出1000亿元,但是最终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在以“工改工”为主的同时适当允许“工改商住”筹集资金,最终实现了村改封账运作,财政的投入做到完全可以持续。
            改革者说
            镇街是顺德高质量发展、村级工业园改造的主战场,是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最前沿,要从探索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的高度来看待区镇事权改革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内容,按照镇街所需、应放尽放的原则推进事权改革。
            ——佛山市代市长、时任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
            大家每天坐在村委会里,是希望走在大街上让群众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这帮家伙又白领了一天工资,还是希望他们举着大拇指说你们为村里做了一件好事?
            ——龙江镇集北村书记廖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