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家电> 聚焦顺德 >万和电气与华帝股份高管调整折射厨卫大变局

万和电气与华帝股份高管调整折射厨卫大变局

加入时间:2025-11-21 15:50    访问量:7    信息来源: 慧聪家电网

       最近一段时间,位于广东的两家厨卫上市公司,一家为主打全球燃气具专业制造的万和电气,一家为瞄准中高端厨电市场的华帝股份,相继发生了一轮企业管理层的人事变动,让原本平静的行业变得热闹起来!
       刚刚在今年9月进入万和电气董事会的总裁赖育文,在主导公司1211战略升级,以及从燃气具制造企业向能源企业变革的短短2个月,便突然“挂靴”离去。虽然对外说是个人原因的辞职,但其作为家族企业万和首位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从副总裁任上入职后,升任总裁,并于2年后进入董事会,应该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进入董事会短短数月便辞职离开万和电气,这让外界相信,赖育文的离职应该是与公司大股东卢家对于短期的经营策略和方向,特别是市场业绩的预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冲突,甚至难以调和的矛盾。不得不主动放弃了在万和电气的继续坚守,未能完成外界对于其将职业经理人文化和分权体系推动家族企业的改造,释放出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体系的诸多遗憾与无奈。
       不过,对于万和电气来说,过去多年专注于燃气具的专业制造,并探索了自有品牌和专业代工等成熟的路径,同时公司家族化的治理结构,并不会因为赖育文的离开而出现动荡。其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守好燃气具专业制造基本盘的基础上,探索面向未来的转型之路。之前的能源化转型目标是不是万和最好的方向和选择,这些都需要卢家第二代接班人的智慧和能力来推动。
       不过,最让外界惊讶的,则是厨电大牌华帝股份的两位副总裁王操、蒋凌伟双双因为“个人原因”辞职。事实上,这距离两位副总裁在今年新一届管理层选举续任不过5个多月的时间,突然离开还是让外界感受到了来自公司营销体系的动荡与不安。对于华帝股份的市场营销体系而言,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变革已经全面拉开,市场操盘手的同时调整释放出变革的残酷。
       在华帝股份,王操与蒋凌伟分别主管线下渠道商家、专卖店体系和线上网店、电商平台。如今随着两人的突然辞职,华帝营销系统老将、担任董事长助理的韩伟,重新出山接手两位副总裁的市场营销工作。知情人士透露,接下来韩伟不只是要主导华帝市场营销的全域整合、拉通线上与线下资源,同时还将会出任公司的执行总裁,肩负起华帝新一轮的转型变革重担。
       当然,作为华帝股份董事长潘叶江这些年来颇为信任的人,韩伟在从小家电企业格兰仕、厨电企业德意电器离开之后,如今一直战斗在华帝股份,担当并扮演着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沟通、衔接的桥梁作用。其作为潘家信任的外部职业经理人,此时重新出山自然是肩负重任。
       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次华帝股份两位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裁离开,应该是企业新一轮市场经营和组织管理等调整的阶段性结果。对于华帝来说,如何摆脱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如何建立深耕存量市场的运营能力和体系,需要重新出发。而老将韩伟的协调沟通能力在这个节点,显然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比如,有利于华帝的组织架构扁平化、经营效率高效化,以及资源拉通一体化等突破。不过,韩伟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体系,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无论是万和电气总裁赖育文的突然辞职,还是华帝股份两位执掌市场营销体系的副总裁王操、蒋凌伟同时辞职,都释放出一个共同的信号: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还需要持续稳定的业绩回报和信任才能持续走下去。接下来厨卫电器市场很不好干,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在高速公路上“一边奔跑一边换发动机”的转型与变革考验;更重要的是,众多厨卫企业的市场经营变革,必须先从内部动手才能真正见效,后期还需要面对来自团队和合作伙伴的认同和理解,但对自己动刀真的很痛苦。
       这几年,无论是厨房电器,还是卫浴电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燃气灶、油烟机、热水器,以及洗碗机、集成灶等品类的发展,面对来自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以及家装市场的持续动荡,普遍面临的挑战就一个:增量市场没劲、存量市场难挖掘。目前,增量市场显著的下行,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短期内不可能扭转;存量市场的拓展,虽然有国补政策助力,又面临着市场营销体系与用户服务体系错配的挑战,迟迟没有找到“有效的突破方向和解决手段”。
       最近几年,现有厨电企业的转型之路,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厨房空间,跳出厨电传统品类思维,进一步扩品类、拓品牌。即通过子品牌、新品牌发力圈层用户,拓展下沉市场、新兴市场和细分渠道;通过扩品类,发力新兴厨电品类,包括厨房空调、冰箱、净水器等;目前,这是很多厨卫企业的常规性、共同性动作。
       二是,跳出现有的厨卫业务赛道,基于一定的资源和能力,在关联业务上的跨界拓展,比如能源赛道、家居赛道,甚至是AI科技、智能驾驶等。目前,很多企业还处在初期的探索过程中,也就是试水性质。投入不大、风险不小,就是一种试错。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几个逻辑,厨卫企业需要搞清楚:一是,接下来厨卫企业的高管人事调整,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手段和组织架构的变革,将是一种常态,不是坏事,但不能盲目调整,需要循序渐进;二是,基于一线市场竞争状态,围绕用户需求的产品、经营、营销、服务等手段、策略的调整和变革,需要持续探索和投入,不能停滞和乱搞!

上一条:产品创新打造增长引擎 美菱入选安徽省百强榜单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