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家庭教育 >包拯家训:一条铁律,千年不腐的清廉密码

包拯家训:一条铁律,千年不腐的清廉密码

加入时间:2025-09-27 19:44    访问量:32    信息来源: 婚姻与家庭 2025年7期

  宁断亲情不坏家规,这是包拯对待子女的方式给现代家长的启示。

  包拯号孝肃,是北宋的政治家,因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有包青天之名,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以包绶、包永年为代表的子孙后代,身体力行弘扬祖德,形成了包氏家族的孝肃家风

  吴增所著的《能改斋漫录》中,记载了包拯(孝肃公)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意思是,自己的后代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被撤职的人,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里。包拯家训以廉洁、正直、忠诚为核心,强调为官者应当持身清正,不贪赃枉法,并要求子孙后代为人正直,不可贪图功名利禄、丧失道德底线。包拯让儿子包珙把家训刻在石块上,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

  廉洁为本,正直立身。包拯家训的首要原则是廉洁自律。在封建社会,官员利用权势谋取私利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包拯却要求子孙保持廉洁,绝不因家族背景而享有特权。他表示:自己宁愿独守清贫,也不愿浊富自污。

  包拯在任官期间,拒绝一切贿赂。有一次,包拯回乡省亲,地方官员送上金银财物。包拯拒绝,告诫送礼者:若以金银相赠,视吾为何人?他的行为为后代树立了清廉守正的榜样,体现了仕宦之家,贵能清廉的精神。

  公正无私,律己以严。包拯的家训不仅强调廉洁,更强调公正无私、严于律己。包拯严格约束家人,确保家族成员不因亲缘关系享有特权。

  包拯曾处理过一桩涉及自己亲人的案件。他的侄子包勉因违法而被判刑,家人希望包拯能从中斡旋,为其减轻刑罚。包拯不仅没有徇私,还下令按照法律严惩包勉,以示公正。他告诫子孙:公者千秋存,私者一日亡。 这正是其家训律己以严,断不可徇私情的真实写照。包拯大义灭亲,通过自身的行动,向后世展示了如何在家族情感与法律公正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忠诚为民,以身作则。包拯要求家族成员无论身居何处,都要秉持忠诚、服务百姓的精神。包拯在任期间,以敢言直谏著称。他曾在朝堂会议上当众斥责贪官,称:天下之事,公道当先,苟徇私念,何以服人?这一行为不仅让包拯赢得了铁面无私的美誉,也成为家训忠诚为民的生动注脚。

  包拯对子孙的教育同样围绕忠诚展开。他要求后代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必须以诚信为本,绝不可欺瞒百姓。他对子孙说:若欺百姓,宁弃吾名。其仕宦后代深受影响,克己正身、直道而行,皆以清廉正直著称。

  今天,在反腐倡廉的大环境下,包拯家训依旧具有深远的警示意义,它提醒当代父母,家中长辈的言行直接影响子女的品德塑造。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真正领悟诚信、公正、廉洁的意义。

上一条:破局之旅:从对立博弈到协同成长

下一条:考编“专用校”分数超“985”背后

【返回】【顶部】【关闭】